京戏是听老祖宗留下来的精致家当。京劇雖然姓“京”,但不是皇城腳下土生土長的。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值弘曆八十歲壽辰,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戲班子晉京演戲慶賀,自打那時候起,京劇開始懷胎。在徽戲、漢戲兩個地方戲曲的底子上,同時吸收了昆曲、梆子等多種地方戲曲的表現方法和技巧,經過大約九十來年的光景,催生出京劇。
標記。在咱這兒戲曲劇種的區分,最要緊的就是音樂和舞臺語音兩方面。先說京劇的聲腔。以“皮簧”為主,兼擅昆腔、秦腔、撥子、南鑼。所謂“皮簧”,就是秦腔西皮和徽腔二簧,故早年稱京劇有“皮簧戲”之說。這樣,您一聽這主旋律就知道這是咱京戲了。再說語音。北京字音與湖廣音的結合,形成現在京劇演唱語言的規範化。您要有心,就留個神兒,京劇道白中戲詞兒,多為湖廣字音,但念出來是北京腔的韻白。
伴奏也是一個標誌。最早,徽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胡琴,後來改成笛子。折騰了一回,還是改回了胡琴。但那時胡琴就是木制的,跟現在的胡琴差不多。而成熟後的京劇,將胡琴改成了竹制的京胡———京劇專用胡琴。現在所謂的“京劇三大件”就是京胡、京二胡和單皮。其實這麼說也可以,把這三大件湊在一起一開練,您就該知道:京戲來了。
海滨音诗
http://hbys.2000.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