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流经山西原平腹地千年不衰的河名不经传,由于她是从上阳武上面的宁武山流过来的,所以,人们都亲切的称呼它为“阳武河”!
千百年来,这条河取其谐音,人们亲切地昵称它为“养我河”。它也确实滋润养育了崞山脚下这片沧桑土地上的人们,并在雁门关的庇护下,生生不息、川流不息,经久不息,奔腾不息......
在我国解放以后,原平在原平镇的基础上,新建起一座县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渐演变成为一座地管市。原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俗称崞县人,县城不在原平镇,而在现在的崞阳镇,人呼“崞县城”。 雁门关以北的人,称我们为关南人,意思是雁门关以南的人,因为,旧时雁门关、宁武关以北是少数名族管辖的地区,杨家将等系列戏曲所描写的就是这段地区的以北地区。杨家将的杨家祠堂就在离原平不远的代县。
受惠于阳武河的土地有18村,俗称18村水地,自然是土地肥沃,民生淳朴,是原平比较富足的地方。我的老家大林乡下申村,就在这片地区的中北部。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片土地上种的基本上是一望无际的红高粱,原平人叫其茭子。在春天播种下的高粱种子,发芽后经过阳武河水的浇灌和辛勤的荷锄,秋收后必然是高产,一亩地足能打上个七百来斤,在当时已经是不错的产量了。
这里的高粱不仅可以人畜食用,还可以酿酒。过去,一般的村子里都有制作高粱白酒的作坊,一到过年前,打酒的人,大瓶、小瓶、瓷坛、瓦罐的拿来灌酒,好不热闹 。打回去的酒,不只是过年喝,还储备起来在平时或者过节待客呢!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一辈的人们,就是依靠这条河生存繁衍的。可以讲,没有这条河,就没有18村水地的人。
听老一辈人讲,18村水地中,有许多是靠老一辈人在下雨或洪水来了之后淤地而成的。为了淤地,邻村上下还因为利己的缘故,有时还会舞刀弄枪格斗一番。可见,那个时期的老人们对阳武河水的重视程度。
经阳武河灌溉秋收以后的高粱,再经过碾压去皮,支上一口大锅烧煮,然后捞出稍作晾晒,便在碾子上碾压成雪白的面粉,且收在口袋里以备食用。原平的高粱面是出了名的好吃,我至今都爱不释手。在大同的家中,我依然存放着由老家带回去的高粱面。此种高粱面,可以搓“鱼鱼”吃。
搓鱼鱼是我们山西面食的一种,粗若筷头般,长若一尺左右,胜似细泥鳅鱼,上笼蒸熟后好像是白面圆面条一样,再拌上羊肉臊子,好吃极了。就是我原籍在大同的爱人,虽然出生在大同,长在大同,也特别喜欢吃我搓的原平的高粱面鱼鱼。
我搓鱼鱼是和我母亲学的,一只手搓三根,两只手可以搓六根,比我爱人搓的扁匝鱼鱼快。扁匝鱼鱼二寸多长,两头尖尖,粗的地方压扁,有一公分宽。这样的鱼鱼活像一条小鱼,且适合和菜一起焖或烩着吃,或拌上菜煮着吃。
现在的这片土地已经很少有红高粱了,全部种上了可以换钱的玉米。因此,高粱少了,高粱的价钱也贵了,吃鱼鱼成了这个地方的稀罕饭食了……
清明节,我驱车由轩岗龙宫村和马圈村,沿着阳武河回了一趟老家,去祭奠逝去的亲人。
沿路上,我不停地观看着这条河——
它蜿蜒起伏,沿着河道千回百转直向偏东南流去,流经过我的村子下申村。但阳武河水已不是我小时候那样,孩子们可以光着屁股下河游泳,洗澡,逮小鱼了;那时的女人们可以在河岸上洗衣物,并不停地用一种枣木制的,名叫锤敲的洗衣工具,敲打铺在平展石头上的衣服,将衣内的污垢敲打出去,以达到洗净的目的。
现在的河水,刚漫过脚面一点,最深处大概也只有二尺有余。由于时代的变迁,小煤窑开矿的使然,致使上游流过来的水稍微有些黑色,受到了轻度污染,但到了我们村子前时,经过30里的砂石过滤,基本上看不到黑颜色了。
看着阳武河,已经多少年没有了洗衣服的妇女了,也没有了戏水的孩子们。
快进村前,我停下车来,上步前去,手鞠一捧水洗了一下手,又掬起一捧水,香甜的试着喝了一小口,尽管味道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但我依然感觉香甜可口。随即,我又洗了一把浸出汗水的脸,径直朝自家的坟地走去。
上坟完毕,回来时,被村委会的领导拦在了村子外的饭店前,只能在此就餐了。可想而知,我又品尝到了好吃的高粱面鱼鱼。
太阳就要西下。拜访完本家村里的亲人,我便驱车回了单位——同煤集团轩岗电厂建设工地,自然还是沿着这条千年不衰的阳武河。
这条河水在晚霞的照耀下,河水泛着金灿灿的光,在河岸上绿树的映衬下,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迷人,直至叫我回味在香甜的夜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