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寺位于萨迦县境内,在日喀则市西南方约160公里处,海拔4280米。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即当地土壤的颜色。萨迦寺座落在本波山麓、仲曲河两岸。河北为北寺,现已成为废墟;河南是南寺,即现萨迦寺所在。该寺院墙被纵向涂有红、白、灰三色相间的色带,红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观音,灰色是金刚持菩萨,三色成花,故人称萨迦教派为“花教”。萨迦南寺于1268年由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所建,是当时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
受元代影响及政治需要,该寺的建筑形式犹如城堡,平面呈正方形,四面环有石砌护城河及两道城墙,四角筑有角楼,中段建有碉堡。整个寺院唯有东面有门桥以供出入。萨迦寺占地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经堂、八思巴“则金拉丈”(公署)及僧舍多处。大经堂面积5700平方米,大殿内有40根极粗的柱子,以中间四个直径约1.2米的柏树原木最为突出。传说这四根柱子分别为“元朝皇帝所赐的柱子”,“公老虎送的柱子”,“海神送的柱子”和“野牦牛送的柱子”。每个柱子都有一个神话故事,这在大殿壁画上有详细记载。殿内还藏有藏、蒙、梵、汉文抄写的经书及各种书藉数万册。在大殿主供佛像后面,有一个巨大的书库,里面除了堆放着高及屋顶的各种卷经书之外,还保存着一部金粉抄写的1.3米宽、1.7米长、1米厚的世界上最大的经书。大经堂的第二层为“平措颇章灵塔”,以及专门收藏用藏文写的有关历史、医药、历算、天文、地理及人物传记的“贝竹康”。大经堂两边还有两个配殿,西边现为传授制作沙绘曼陀罗技艺的场所,东边配殿内供有萨迦派截至十四世纪为止的11位大师的灵塔和一个沙制曼陀罗。整个大经堂的右侧及后面是八思巴的公署和僧舍,其中一部分为元代遗址。
萨迦派与其它教派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一则是准许教徒娶妻生子,且该教派的政治权力父子相传,而宗教权力则叔侄相传。八思巴被封为萨迦法王后,萨迦派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萨迦寺已计有四十多座殿堂,遍布仲曲河两岸。但在十六世纪时,一场大火几乎将南寺全部夷为平地,直到1948年才在多年的不断修缮之后恢复了该寺的原貌。
现在北寺遗址已开始重建,但大部分地面仍被破砖碎石所覆盖。靠近山脚处有一座新修复的白塔,据说塔内藏有萨迦派第一代祖师的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