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仙通背拳源流
据山西省《三晋名胜》文史记载,净影寺建于南北朝孝武帝年间, 曾用名:金门寺、金灯寺、影寺等名称,为净土宗创始人历史上著名高僧慧远大师(523—592)初修与圆寂之地,从而慧远大师及净影寺在中国历史上和佛教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北宋微宗七年,寺院和尚闲时仿照猕猴学其跃岩、攀枝、疏臂等动作演练技巧,渐纳天地之灵气。一日,一老者短悍貌类猴身,至前与和尚比试,和尚虽年轻力壮,身法步势灵活,但均不敌老者,敬服随拜老者为师。老者以拳法相授,功成老人教谆曰:此拳当行艺于天下,广传济世,语闭忽而不见,和尚惊讶随自忆曰:此乃猿仙也,故将此拳取名;猿仙通背拳。宋时净影寺和尚众多,香火旺盛,广结善缘,收容贫家子弟学文习武,猿仙通背拳逐步传向民间。南宋时期寺院禅师相互调换,该拳传入少林寺,后有“起于净影,精于少林”之说。明代民间武学流传广泛,有官宦子弟敢废、武备二人传于张文奎、郭万青,拳谱云“夫官游之家、恣意扬名”治在太平,遍排十杰士周游传教,张文奎、郭万青传于洛阳人氏,姓董讳成字子生,号称公德先生,先生悉心钻研师传拳法,进一步悟得该拳真谛,创决著谱,流传至今。
清乾隆年间,猿仙通背拳传于山西省泽州府许圪套村许秀文、许秀武兄弟二人,后许氏二人携家小,迁居河南省焦作市高窑河村,许秀文传子有清,有清传子万怀,万怀传子桂林、外甥郭再汾(进京殿试中武举皇封“武德骑尉”官职,赐御匾上书《雄风柳絮》并赐北京万寿山线柏树一颗)、郭敬孝、马福元,桂林传子安吉,许安吉传子乐敏、尚应时、牛国立、吴公升、王风天、靳福泽、路灯朝、李致进、许传高、于国宝等。第十代传人代表李培军为继承和发扬猿仙通背拳,和师兄弟一起上下求索,考证了猿仙通背拳为净影寺和尚所创,并挖掘整理编著了猿仙通背拳一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的大力支持,和焦作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姚天恩的鼎力相助,此书才得以顺利出版和发行。现今已传至第十一代,净影寺和尚创拳至今,历代宗师艰辛传承,沧桑九百年,他们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功德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