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音画特效 >> 古南岳的胸怀
 双击自动滚屏 
古南岳的胸怀

发表日期:2005年5月27日  出处:http://jxx0823.2000y.net 云之韵  作者:曹凯(文) 南岳影(编辑)  本页面已被访问

    古南岳的胸怀

朋友,你到过天柱山吗?它正敞露着胸怀,让世人,让所有的世人都能看清几千年的风雨在它的心头镌刻下的那行行无法抹去的历史。
    我曾不止一次地拜读过余秋雨老先生的名作,《寂静的天柱山》,也曾有过像老先生对天柱山那种深深地爱和愤愤不平的感受。
   千百年来,它保持着原始的姿态,没有丝毫的怨言,也没有半句的申辩,任凭世人去评点。依然是春季一片葱绿,夏季一腔热情,秋季一身清爽,冬季满目的洁净。揭开天柱山那含羞的面纱,人们无不为之惊叹,海拔千米之上,如同一座天然的“绿色博物馆”。45座雄峰,峰峰峻秀,86处奇石,千姿百态,22幽洞,洞洞神气,33方秀水,处处迷人。难怪汉武帝刘彻当年要把天柱山封为南岳,与泰山、华山、恒山齐名。从那时起,天柱山进入了四岳主王公的受宠年代。然而,时至589年隋文帝杨坚移南岳尊号于衡山,从此天柱山结束了辉煌的年代。
    山依旧,水依旧,神态和心灵更依旧,这是我感觉到天柱山最了不起的地方。它目睹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它记录了古皖国的荣辱与兴衰。烽火岁月,剑年戟代,它没有胆怯与悲哀,歌舞升平,太平盛世它没有炫耀和懈怠。它默默地、用上苍赐与它的灵气秀润着那一山一水、一石一木。历史上多少名人骚客拜见过它,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无不给它留下了赞美的诗篇。是它把所有 的赞美化作修性的经典,在它的眼里,那些只不过是常年缠绕于它心头的缕缕云烟,它所力求达到的至美至爱又何止是需要的几句赞言?
   在绵绵不断的大别山中,天柱山只能算是很小的一部分。它没有黄山的秀,也没有华山的险,它如同一个从未走出大山的俊秀的村姑,是那样的含蓄、那样的腼腆。然而,在它的身上,依然保留着中华民族那刚直不阿的气节。南宋末年天柱山人刘源领兵扎寨,永抗倭寇的壮歌早已镌刻在它的心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传奇故事也早已记入了它那饱经沧桑的档案。受宠的欢歌渐渐地远去了,战事的喧嚣也早已宁静,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天柱山仿佛无人知晓。直到一九八二年,像是一夜之间天柱山又被世人瞩目了,它终于戴上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桂冠。经过二十多年的梳妆打扮,天柱山如同一位落凡的天仙,秀丽而不妖艳、丰满而不臃肿,雄伟而不自大。始终持一种平静的心,笑对人世间的种种变迁。
    我曾试想,假如天柱山被摘“南岳”尊号就范一蹶不振,自暴自弃,那么它能有今天如此的美名与声誉吗?
    说山,使我想到人,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些有才有识的人,他们只能听顺耳的话,他们只能步步向上走。他们不能原地踏步,太久,他们更做不到能上能下。其实,人的一生哪能只有平坦大道,漫漫人生路也不可能全是欢歌。“良药苦口”这是千年的古训,曲折中发展这是哲理中的永恒。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官,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必然会有“沉舟一侧千帆过,枯木前头万树春”的景致。
    如今的天柱山虽然被人们称之为“古南岳”,不仅仅是为了与当今的衡山相混淆,我觉得,就一个“古”字包含着世人对天柱山的许多理解与敬仰。这也许是当今许多名山大川所不能比拟的吧。
    天柱山,人们在称赞你美丽的同时,更加欣赏你那“古”字背后的神韵和风采。你古而不化,方兴未艾。你巍然屹立在皖西南大别山的怀抱,依然是那样的默默无语。哦,我知道了,此时,你承接的喧闹太多了,你该歇息了。

             文/曹凯

            编辑/南岳影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