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原创 >> 黄梅戏曲溯源头 太白渔歌唱不休
 双击自动滚屏 
黄梅戏曲溯源头 太白渔歌唱不休

发表日期:2007年1月23日  出处:http://tbyg.2000y.net 原创  作者:邓国喜  本页面已被访问

        黄梅戏曲溯源头 太白渔歌唱不休 

                                   --黄梅戏的起源初探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严凤英一出《天仙配》唱得家喻户晓,风靡全国。

  众所周知,湖北省黄梅县是黄梅戏的故乡。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有它的生命源头,是通过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结果。溯根求源,黄梅戏是何时起源的?源头在哪里?本文试图探源索新,追寻历史踪迹,求证黄梅戏源头。

     黄梅县地处吴头楚尾,北依大别山,南濒长江,怀抱太白湖。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粮、棉、鱼、茶等,素称“鱼米之乡”。黄梅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具有黄梅戏发展的浓厚渊源。

     《辞海》“黄梅戏”条目下的注释是:“黄梅戏,戏曲剧种,流传于安徽和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清道光以后,由湖北黄梅的采茶调传入安徽安庆地区……”  。《中国戏曲词典》对黄梅戏作出了类似的解释:“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采茶歌。”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采茶调原系一种民间小调。小调,俗称唱“调子”,又名“调儿戏”,是一种短小的歌曲,又称小曲。小曲优雅细腻,以抒情见长。

        黄梅民歌小调丰富多彩,计有山歌、渔歌、樵歌、船歌、牧歌、门歌、灯歌、插秧歌、薅草歌、捡草歌、打硪歌、搬运号子、榨油号子等一百多种。其中船歌是黄梅水上歌声的统称,包括采菱曲,夜行船歌,路水歌,太白渔歌等。湖区人多在行船,扬帆,捕鱼,停靠港湾时诵唱船歌,即兴填词。船歌清丽,柔和,婉转,感情细腻,优美动人,音调悠扬婉转,旋律简朴,曲调和协,娓娓动听。

        明万历十一年(1538年)的《黄梅县志》就有“太白渔歌,渔舟千艇,朝暮歌声不绝”,“倾倒太白渔歌”,“以文曲泳赞太白渔歌”的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版《黄梅县志》载的黄梅古十景之一“太白渔歌”,就是对太白湖中渔民唱曲,朝暮歌声不绝的真实写照。清人别霁林编著的《问花榭诗集  黄梅竹枝词》写道:“多云山下稻荪多,太白湖中鱼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清代诗人余世芳曾泛舟湖上,闻归舟渔夫放歌,触景生情写下了《太白渔歌》的诗作:“萍叶芦花极望长,歌声辽绕水中央;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汀州雁儿行”。

  黄梅县文化名人、原县文联主席周濯街先生认真考查了黄梅戏的缘起:

  黄梅戏首先是蔡山太白湖畔的乡民们在采茶劳动中的自娱自乐。长江两岸早年洪荒频发,蔡山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讨饭度日。靠耕读起家的蔡山人倔强,认准一个死理儿:绝不做鸡鸣狗盗之事,绝不讨“闭口米”!于是,他们带着家乡的黄梅调远走他乡。在江西、安徽等相邻省份扎下了根。

       黄梅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地处长江和太白湖之间,相当一部分地势低洼,有“江层屋上,民处泊中”之说。清乾隆、道光年间(1764年-1847年),黄梅共发生17次大水灾,大批灾民敲着道情,舞着连响,沿门清唱黄梅戏,乞讨谋生,因此,黄梅有“道情连响度荒年”之说。从此,黄梅采茶戏的小调,就以这种形式流传到邻近的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等三省50余县。

  由此可见,黄梅戏是起源于太白湖区的“太白渔歌”,在民歌小调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因水灾流行鄂、皖、赣三省毗邻数县的。

  “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祖祖辈辈的黄梅人都爱听爱唱黄梅戏,黄梅城乡大地也成了黄梅戏——永不谢幕的舞台,因而有了“黄梅的石头会唱歌”的说法。当你知道了“太白渔歌”是黄梅戏的源头,你就会说“太白湖的水会唱戏。”

  太白湖中浪,黄梅戏里情。“太白渔歌”,黄梅古十景之一,为黄梅戏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黄梅戏根在黄梅,花开安徽安庆。作为“太白渔歌”的后人,我们理应为此骄傲和自豪,更应该为“把黄梅戏请回娘家”为己任,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们衰心祝福中华戏曲的奇葩--黄梅戏,越开越鲜艳!

  

                                   邓国喜

                     2007年元月23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