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晓芸
这是一个叫回龙垱的小村庄,地名的来历我不太清楚,但这典型的丘陵地貌,让我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无论把目光投向哪个方向,都是满眼的风光:
近处是不大不小、不宽不窄的农田,田里的油菜苗在秋雨的润泽下显得越发的油嫩和光亮。不远处的田间池塘上,有一只白鹤在起伏翻飞,忽而便飞向更远处,消失在烟雨迷蒙之中。我身旁是一条小河,永远的绿水长流,却从来不会湍急奔突。河上的小桥玲珑着,旁边定然是杨柳依依,倒着影儿在两岸婆娑着。便路的地方,桥头便有一个小商店,这儿便成了乡民们集结和传播消息的地方。
不远处的小山上松树林立,每棵都是笔直的杆擎一把绿伞在上,树下梨柯荆棘丛丛,落下的松针在秋日里变成了红黄色,给山们铺上一层彩色的毛毯。山边往往是一丛丛的芭芒草,在秋风中抖擞着白色的花絮,与寒意抗衡着。有的农田已变成了桔园,红红的灯笼高挂枝头,召唤着主人的收获。
一条乡间水泥路象蜿蜒的白丝带,把我的目光扯向了远方:远山的轮廓永远是那么柔和,在烟雾迷茫中,仿佛是江中游移腾跃的鱼背,又好像是守护村庄安宁的万里长城,牵引着我的思绪,在风中飞扬延伸,一直延伸到村外、城镇、大都市、、、、、、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满眼的风光也掩映不住乡村的凄清与荒凉。带着对学生的关切和希望,我首先走近的是我的学生江山的家。坡上坡下两幢小洋楼,中间夹着两间老平房。接待我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爷爷奶奶,身体虽然还算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做什么恐怕也难以利索了。他们的两对儿子儿媳全部外出打工,留下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家分守两幢楼房。孙女在我们学校住读,周末才回家,却只能与爷爷奶奶相聚,然后通过电话与远在广州打工的父母联系交流。听她的奶奶说,孩子每周回家后去上学时都会哭泣,问她,她说就是很想念自己的父母。
我先在老人的平房里坐谈了一会儿,然后就和她的奶奶一起到江山的家,孩子一个人在家,守着客厅里一个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看着。因为感冒了打针,没什么味口,奶奶送来的午饭已经冷了,却还原封不动地搁在桌上。见我来了,孩子可能感到有些意外,转而还是高兴起来。我问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安慰鼓励她几句,要她坚强些,以后上学去时不要哭了。她点头答应了。临走时,我提议用我带来的数码相机为她和奶奶照张相,她连忙说“好”,脸上的表情一下子生动起来。我们便来到她家的道场上,以门前的田园和远山为背景照了一张她和奶奶的合影。同时我也请同去的侄儿和侄女与江山照了张合影,我呢,自己也拍了一张,算作是这次乡间之行的留恋吧。
告别江家,我和侄儿侄女一行三人,在江山奶奶的指引下,沿着那条流经全村的不知名的小河,向另一个女孩周小贝的家走去。农家的房子,一般都是背靠山而砌的,她们的家就在靠村西的山边上,门前是高高低低的农田和池塘。我们穿过阡陌交错的农田,爬上一个小坡便到了她的家。这里和江家是差不多的格局,也是两幢楼房并立,旁边是几间老平房。经过了解,小贝的爸爸有两兄弟,各有一幢楼房,旁边的平房便是老人的。小贝的爸爸是长子,在村里当会计。弟弟夫妇在广州工作,如今有了小孩,把老母接去照顾孩子了。小贝的母亲现在宜都陶瓷厂上班,也不能每天回家。因而,平时这两幢楼房里也只各住一人,老父为小儿子守房。小贝周末回家,白天也常常只能一个人在家,父亲在村里上班,有时也有应酬,母亲只有碰上休班才能回来与孩子相聚。
看到我的到来,本来就有些内向的小贝很有些不知所措,所幸其父今天在家,她就只一个劲地叫“爸爸”。接过她父亲递来的开水以后,我们便坐下来谈了一会儿话,正是从他的口中,我知道了前面所言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也向他汇报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目前的学习状况。小贝这周也感冒了,我催他带孩子去看医生,便很快起身告辞了。可想而知,生病的孩子周末才回来,却看不见母亲,心中又是何种滋味呢?
离开周家已近黄昏,在暮色苍茫中向回走,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满眼的风光已模糊不清,心中顿生一种莫名的悲凉:是的,现在的乡村路比以前修得好多了,楼房比以前也多了,可在田间劳作,在乡间穿行的人却少了。一个个空巢家庭里留下的往往是体衰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亲情的缺失,让多少孩子的心灵早早地蒙上了阴影,多少老人因劳累发病无人及时救治而早早离开人间?
现在,国家对农业加大了扶持力度,正在大力地进行新农村建设。我在想,真正的“新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绝对不仅仅是看人均收入因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而有所提高了吧?也不仅仅是看一个村子里又多了几幢楼房吧?可能还不仅仅是看乡村公路通到了多少农户的家门前吧?那还应看什么呢?是不是更应重视农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是不是更应重视农民们情感上的愉悦程度的变化?我不知道,但我现在行在乡村的小路上,心中仍然有些压抑与悲凉,我不知道何时再来,这种感觉已消失了,那是真正的被乡村风光和农家乐所感染的丰富的美感和喜悦,我期待并相信着,会有这么一天到来的吧?!
写于2006年12月6日家访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