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是穷人?
你为什么是穷人? 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 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 如果有人给你一笔钱,让你去开一个干杂店,你做还是不做? 从做事情的角度考虑,开干杂店用不着风吹日晒雨淋,除了进货,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可以闲聊,可以看报,可以打打毛线,不可谓不轻松。钱呢,也有得赚,一袋酱油进价 5 毛,卖价 1 元,零七八碎的一个月下来,衣食至少无忧。你干嘛不做? 但换一个角度想,开了干杂店,你就开不成百货店、饮食店、书店、鞋店、时装店,总之,做一件事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做别的事的机会。人生几十年,如果不想在一个 10 平米的干杂店内耗过,你就得想到底哪件事更有前途。从事业的角度,你要考虑的就不是轻松,也不是一个月的收入,而是它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到底有多大。 干杂店不是不可以开,而是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开。当作一件事情,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脱手。如果是一项事业,你就会设计它的未来,把每天的每一步都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 作为事业的干杂店,它的外延是在不断扩展的,它的性质也在变。如果别的店只有两种酱油,而你的店却有十种,你不仅买一赠一,还送货上门,免费鉴定,让人了解什么是化学酱油,什么是黄豆酱油,你就为你的店赋予了特色;你口碑越来越好,渐渐有人舍近求远,穿过整个街区来你的店里买酱油,你终于舍得拿出2000元钱去注册商标,你的店就有了品牌,有了无形资产;如果你的规模扩大,你想到增加店面,或者用连锁的方式,或者采取特许加盟,你的店又有了概念,有了进一步运作的基础。 穷人的精力往往就是被无休止的事情耗光的,使他们的眼光永远不能落到事业身上。一个干杂店可以做到多大?从理论上说,无限。 任何事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样去做。是把它当一件事情,还是一项事业来做。 穷人的精力往往就是被无休止的事情耗光的,使他们的眼光永远不能落到事业身上。
敢于做大事
穷人总是直观地认为路边的鸡毛店饭菜便宜,大饭店必然昂贵,其实不然。就算小饭馆单价确实便宜,但如果敞开肚子,毫不节制乱点一气,最后结账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何况小饭馆并不一定便宜。你看过《水浒》没有?孙二娘你认识吗?她那店你感觉如何?不要以为店小老板就善良,大饭店反而要讲规矩,讲信誉得多。小饭店生存艰难,说不定早就练就了一身刀技,宰起客来绝对的稳准狠。 何况还要算一笔账,要是在路边的苍蝇馆子吃坏了肚子,你还更是得不偿失。所以,穷人不妨麻起胆子走进大饭店,试试。先问个价,如果不行,无非是退出来而已,又不损失什么,至少还长了见识,何必凭空想象,自甘平庸,自绝于更好的机会。 做一个大生意和做一个小生意,费的口舌往往是一样的,不要认为小生意好做就选择它,很多时候两者花的功夫一样多。是否做一件事,选择的标准不应是大小,而是看自己是否适合。 中央电视台的许多主持人都是从地方台跳去的,当年他们在地方台时,当地的观众也没有觉得他有多么出众,多么了不起。但去了中央,渐渐就气度不凡了,如果再返回地方,与过去的同事同台主持,真的就不一样了,让人刮目相看。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质,你所面临的挑战越大,对自己的潜能挖掘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有非常的建树。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常常是由他所从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并非他刻意如此,而是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每天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培养出了一种个人风格,而且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氛围,给其中的每个人打上烙印。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都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人生如同一场戏,既然都是唱,都要花费同样的力气,还不如选个大舞台、好角色,痛痛快快演一场。
不要想当翘脚老板
穷人常常把自己的穷归结为没有资本,以为一旦有了钱,就可以投资,坐收回报,就可以当老板,而且是翘脚老板,潇潇洒洒进入剥削阶级。 要说穷人没钱,那是真的,一个月就那么点收入,上有老下有小,要吃要喝要打麻将,怎么算他也剩不下多少。但是要说他有钱,那也是真的,一旦哪个地方集资,年息 30%,这些人的钱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了,一摞一摞地抱去,生怕去晚了别人不收。 前些年,一场席卷全民的集资热,不知套牢了多少人的钱,最后大多血本无归。经济学家这才站出来说:你怎么那么傻?也不算算什么生意能轻而易举赚到 30%,纯利润,还要返本给你!分明就是拿你的骨头熬你的油嘛! 其实集资者哪里是要吃你 100% 的钱哦,他没有那么贪,他只要 70% 就行了,剩下 30% 他大大方方当场作为第一年的利息发放。你很感动,千恩万谢,至少往后 365 天是放心的。这么长的日子,他从从容容卷铺盖走人足够了。想想,他更贪还是你更贪? 可是穷人并不这么想,他的逻辑很简单:我是投资,投了资就要有回报,天经地义,你该给我! 世界上该的事情多了,可是能不能兑现,还得要你亲自去把握。生意上的大忌讳是隔袋买猫、隔山买牛,这一个隔字就是问题的根源,凡是你不能亲自控制的事,最终都会出乱子。 有人叫你去入股,当个小股东,百事不操心,只等着年底分红,你相信吗?有人要代你炒股,不用你再去盯着K线图,每天搞得头晕眼花,只要交出股东代码,偶尔看看资金账户,看后面是涨了一个零还是两个零,你动心吗?世界上这样的好事太多了,只要你有钱,总会有人找上门来,劝说你以钱生钱,实现一个滚雪球发大财轻轻松松赚大钱的梦想。 可是世界上哪有那么轻松的好事,即使有也落不到你的头上! 发财是一件苦差事,任何一个成功者的第一桶金,都浸透着他的血汗。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第三桶就容易一些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了资本,而是因为你找到了赚钱的方法,有了赚钱的素质。这时候的你,哪怕这一桶金全部失去,不复存在了,你也可以重新找回。 创业已经成功的人,他的经历和素质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了,他可能有失败的时候,负债累累,比一个穷人还穷,但只要心不死,可以肯定他还会富的。史玉柱就是个很现实的例子,他的“巨人集团”倒了,卧薪尝胆之后,“脑白金”却一飞冲天! 而穷人没有经过这个过程,想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共产主义,首先在观念上就不能适应。 不要想当翘脚老板,不劳而获的事是不存在的,资本家也得动脑筋,想剥削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发财,先做好吃苦的打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 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第三桶就容易一些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了资本,而是因为你找到了赚钱的方法,有了赚钱的素质。
从量变到质变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 1 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 2 粒,第三个格子装 4 粒,第四个格子装 8 粒,以此类推,直到把 64 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 我估计那大臣是被杀掉了!敢开这种玩笑。 穷人就像棋盘的前几个格子,1 粒米和 2 粒米之间没有多大差别。穷人创业基数太小,起点太低,就算你发展的速度很快,你疯狂运转,还是个小雪球,说不定没等你滚大,天气已经暖和了,雪又要化了。 穷人的发展很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就那么几颗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个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 铺垫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第 1 颗米,就没有后面的大车小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能不能等到那最后的一天,就看你的道行了。 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个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