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桂林另类旅游!(http://www.mansicha.com/)
因为骑行技术很差,我一贯害怕骑车。然而经常看到网友邪乎和一群车友,穿一身酷酷劲装,戴五色闪闪头盔,车轮滚滚,呼啸着掠过街市,消失于郊野山林,实在很受诱惑。年初,经不住邪乎的三醒两醒,花2000多元也组装了一辆红色山地,终于让自己也成为了有车一族。在随后的日子里,我跟在邪乎、文兄、珊珊等一班车友后面,象接受魔鬼训练营的军训一样,冲漫坡,踩烂路,扛着车子翻越尧山背的公鸡山,四出周边的县镇乡村,着实的锻炼了好一段时日。捏捏弹性日渐明显的小腿,心里不免生出了几分天下任我行的豪情。五一黄金周来临,邪乎提议约上几个车友沿广西桂林平乐沙子――湖南江永--广西富川作一次跨越桂湘两省的远征,我立即响应。
四月三十日
头一回远骑,心里充满了新奇、兴奋,我东市买帐蓬、西市买驮包、南市买睡袋、北市买头灯地采购回来的野营用品,终于有了可以大派用场的机会。
中午搭上桂林到平乐县城的班车,下午2点半途经沙子镇。我们从班车顶上卸下爱车,骑上了岔往湖南江永的公路。
在平乐沙子从班车顶的货架上卸下我们的爱车
见惯了桂林的好山好水,一路上的风光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大的兴趣。我们一行人努着身子,抬头躬腰,飞快地鱼贯前行。迎面撞来的风,抵消了炎炎太阳的热。别看我个小力气小,却也默默地紧随在队伍的后面。
骑行了大约两个多小时,远远看见一座边上竖着一支蝎尾似的石山,这才让我们有了点遭遇奇山异水的感觉。于是停车、拍照,顺便休息补充一下体力。
继续前行。路上一块标有“虎尾”字样的路标再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路边的老乡告诉我们,这路标上的“虎尾”二字,指的是虎尾山。虎尾山?大虫剪尾,名字特别,应该有些看头吧,于是邪乎提议岔进去看看。我是头一回在车尾驮了那么大一个驮包,感觉走小路有些害怕,况且小路旁边就是一条小溪。“我不进去了,你们去吧,我在这里等你们。”我说。珊珊不忍心让我一个人干等,就提出留下来陪我,但是不一会,她到底耐不住了,就跟我说,我还是进去看看。半小时后一群人嘻哈着回来了,老远就对着我喊:“漫思茶,你不去是对的。”“哦?风景不漂亮吗?”我疑惑道。文兄一手捧着肚子,一手指向珊珊,依然忍俊不禁:“我们进去都走的是旱路,可珊珊她、她、她却走的是水路……”呵呵,原来珊珊进去的时候,小路上坡车子换不了档,用不上劲,冲进路边的小溪里去了。而大家以为有点看头的虎尾山,其实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见过的蝎尾山。珊珊跌入溪中,驮包弄湿了,相机手机都湿了,好在身体没有受伤,珊珊也没懊恼。“其实,我也摔了一交呢”文兄捋出手臂让大家看,上面有点轻伤。看来这老虎屁股是看不得的。
再往前骑就到了桂湘交界的恭城龙虎关。龙虎关是五岭山脉中的一处隘口,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本是万顷良田,后来,附近的桃水河里出了一条青龙,常常兴风作浪,危害百姓。有个名叫石虎的瑶族青年立志为民除害,他找到青龙,与之博斗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同归于尽。石虎化作都庞岭,青龙变成萌渚岭,二者隔隘对峙,呈龙争虎斗之势,故名龙虎关。又传,清顺治四年(1647)以前,此处一直叫镇峡关。1644年清军入关后,明朝灭亡。桂王朱常瀛、吉王朱见浚、惠王朱常润南逃广西,当时守卫镇峡关的明朝副总兵曹志建尚拥有三万兵力,被流亡的桂王称为虎将,封为保昌侯,赐尚方宝剑。曹志建把流亡的三王比作真龙,镇峡关改名为龙虎关。
广西龙虎关
我们到达龙虎关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当一身另类装扮的我们出现在小镇上时,“哈喽,哈喽……”一大群龙虎关的男女老少竟误把我们当成了外国人,朝我们围了过来,我们正想全体摆一个酷酷的姿态回报热情的围观者,突然,邪乎一个筋斗仆跌在地,他的尴尬引来了一阵愉快的哈哈大笑。
珊珊因为白天摔了一跤,需要找个地方好好洗涮一下,换上干净衣服,于是找了家小店住下,而我们就在店外搭蓬露宿。远征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五月一日
清晨7点我们从龙虎关直奔上甘棠村,进入湖南地界。
湖南上甘棠村
上甘棠村是一个千年汉族古村,从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至随朝9年(589年)是古苍郡谢沐县治,历经700年。自唐太和年间(公元827年)周氏族人在此定居立宅,迄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整个村落依山傍水,座东朝西,东靠屏峰山脉,村前环绕清澈的谢沐河,有高大的风火墙和房屋四周突起的马头墙,还有一条贯穿全村的古老石板路。上甘棠村南有一座始建于宋靖康元年的三孔石拱桥――“步瀛桥”。 步瀛桥全长30米,宽4.5米,跨度9.5米,拱尽高5米。采用半圆形薄拱,造型小巧别致,是湖南省最古老的石拱桥。据说此桥一建好桥面就塌了一小半,奇怪的是此桥塌后既没有拆除也没有补修,千百年来这半边残桥维系着上甘棠村东西两岸村民来往。位于上甘棠村500米处是一石木结构的古代衙差往来休息之所――古驿道凉亭“寿宣亭”,亭内墙壁镶嵌一方“他”字歌碑,碑文中有81个“他”字,教世人如何为善做人,是研究中国道德教化的经典化石。在上甘棠村我们还看见了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的文昌阁;镌刻有宋、元、明、清4个朝代的24方古代石刻的天然石亭――月陂亭,真是美不胜收。
从上甘棠村出来,我们又向江永县城骑去,本来计划在江永县城吃晚饭和住宿,快到江永县城时,我们在路边买了两根甘蔗边啃边休息,邪乎向一当地老乡打听,得知大远是江永最好玩的去处,离江永县城18公里。到达江永县城时已经是傍晚6点多钟,为了赶时间,我们没来得及吃晚饭就向大远方向骑去,忍饥挨饿,总算于晚上11点艰难的蹬到了那老乡指示的18公里处,却没有看见大远的路牌,只看见一块写有“大泊水谣族新村规划图” 的牌子,四周除了2个小饭店以外,什么建筑都没有,我们大呼上当,此时夜已深,腹中空,江永县城是不想再赶回去了,无奈,只好找了其中一家饭店吃饭。也是这天没有翻看皇历,吃饭时又被饭店老板狠狠的宰了一刀,吃了一只贵贵的鸡。是夜,找了处干净的坪地扯起帐蓬睡觉,又有几只不知从哪钻出的土狗,围着我们的帐蓬外一夜狂吠,害得我一夜难眠。
五月二日
清晨我们收拾好装备骑回江永县城,在一个看似乡政府所在地的地方我们停下吃米粉,向米粉店老板打听所在地名,被告知曰 “千家峒”。什么?这地方也叫千家峒?听到这个名字,我委实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半个月前我才和一群驴友到千家峒徒步回来,那是位于广西灌阳县境湖广两省交界的都庞岭下一处杳无人迹的地方,据说是瑶族同胞的发祥圣地,这样的地方应该只有一处,怎么这里又有一个千家峒啊?我疑惑却又明白了什么似的问道:“千家峒这个名字是不是最近改的?”“是的,2年前改的。”“那它之前的名字是不是叫大远?”“是的。” 哦,我闻言猜度,或许是因为千家峒这个地名蕴涵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内容,务实的湖南人出于和广西争夺这一地域名称的目的,悄悄地把“大远”改成了“千家峒” 吧!
广西油木风雨桥--回澜桥
油沐乡的回澜桥和青龙桥遥遥相望,二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民间传说汉族才子廷枢与瑶族姑娘兰芝相爱,由于瑶汉不通婚,终未成眷属,兰芝修回澜桥以殉情,廷枢建青龙桥以谢其情,因此青龙桥与回澜桥也有"夫妻桥"之说.
广西油草风雨桥--青龙桥
回到江永县城,坐班车到麦岭再骑行,这一路是好景不断,途中有清澈溪水穿过村寨的古瑶寨岗中村、油木村、油草村,福溪村,有明清时期较典型的石券拱型廊屋式风雨桥--青龙桥和回澜桥 ,还有一座结构严密,堂煌气派,始建于明永乐11年,由120根质坚如石的古楠、大水杉木、香檀木采用穿孔式和抬梁式结构建造的古代寺庙--百柱庙。满眼的美丽禁不住相机快门连连按,连日来的疲劳也随风而逝。
晚上11点到达广西朝东,在朝东吃过晚餐后夜骑到水秀村外扎营。
五月三日
清晨骑进秀水村。秀水村的原生态古民居感觉很棒,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保留完好,上至皇帝下到知县赐封、贺赠的匾额,匾款花式各异,琳琅满目,是一处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最原貌的古民居露天“博物馆”。村中有五座古戏台,四处祠堂,还有状元庙和鳌山石窟寺书院、山上书院、对寨山书院、江东书院等四所私塾书院,村中央是一个很大很漂亮的商贸古集市,状元庙旁河边有一棵特别的树,在水中可看到两个完美的心形倒影,这棵树就叫“心心相印”。秀水村始祖毛衷,是唐开元年间进士,为广西贺州刺史。一千多年来,秀水村人才辈出,据富川县志中载历代科举进士133名,而秀水村就占了33名,宋代还出了一个状元,另有3个在宋代被御封的“神童”,因此秀水村也叫状元村。
广西秀水状元楼
离开了地灵人杰的秀水又直奔凤溪村,凤溪村距离富川县城15公里。椐说那里山清水秀,彩云缭绕。全村上下,街道井然,门楼屋宇、神庙寺观、祠堂戏台、风雨桥等均出自明代。可我们去到那里有些失望,那里已被新农村建设建得面目全非,基本看不到原来的风貌了,古建筑全部重新装修,装修工艺非常粗躁,弄得整个建筑不伦不类
从凤溪村出来向富川县城骑去。
连续4天的骑行,我累了,两腿开始麻木,屁股疼痛难忍,队友们一个接一个的从身边驶过,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炎热太阳高挂天空,路上只有我孤身只影 ,珍珠般的汗水像瀑布一样从额头上飞洒下来. 化作一地的寂寞, 加油,加油!我不断的鼓励自己,使出浑身的力气追赶......终于看见他们了,他们正在休息等我。我刚想停下,忽然又改变了主意,想要证明一下自己连续作战的能力。我向他们摆摆手:"拜拜......"一阵风似地从他们身边掠过,继续向前行。也不知哪来了一股子力气,上坡,我冲,下坡,我换高档加速,再上坡,冲,换低档,使劲,再加一把油,坡上去了......最菜的我却是第一个骑进了富川城县境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五月四日
上午我们在富川县城看了古塔,古街,古城门后就去车站准备坐班车直回桂林,可找遍了整个车站也没有找到有货架到桂林的班车,不得已我们又骑车到桃川,2点半我们才坐上了到恭城的班车,想乘恭城到桂林的班车回桂林,可我们到恭城已经是下午3点半,有货架到桂林的班车要次日才有,而书法家文兄和珊珊在桂林都有一班弟子在等着他们回去授课,他们两个必须在4号赶回桂林。无奈,文兄找到一辆准备开往桂林的大巴,向司机猛递烟讲好话,还算运气好,那司机打开行李仓,勉强塞进了2辆山地车。目送着文兄和珊珊渐渐走远,剩下的我们5人颇有点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骑回去吧”还是彪彪首先打破了沉寂。说骑就骑,大家一鼓作气,只用3小时15分就骑到了阳朔,在网友一块瓦餐馆吃了晚餐,又夜骑到白沙流星等待家住宿。
广西富川县古塔
五月五日
早上8点从白沙骑回桂林,中午12点半终于回到了家。
把车靠墙支好,顾不得再管那一堆行李、驮包,我一头扑到床上,倒头便睡。累,真累!六天五夜呵,跨越两省五县,500多公里,骑着我们的车车,用我们的双腿……
然而我们锻炼了体魄,锤炼了意志,愉悦了身心。这个五一,累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