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原创 >> 杂 谈
 双击自动滚屏 
杂 谈

发表日期:2007年6月5日  出处:http://gzedu.2000y.net  作者:唐福田  本页面已被访问

   

1

我不能真正进入他人的世界谋求理解他人,也不能跳出自我的樊篱来认识自己。所谓澄明只是一种愿望,从诗人、哲学家、科学家和上帝那里都不能找到通向澄明之路。我在无数的遮蔽中,在暗夜里摸索着前行。沉默、冥思和阅读既不能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什么。我依然生存在柏拉图的洞穴之中。对于当下、现世、现存在,随俗世的车辙行进,做该做的事——符合范式而不出轨的事。于是有人认可,这种认可只供你从他人那里理解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不可能得到完全真实的影像。对于原初的终极的本质,无论从他人,还是从自我,都不能得到真切的把握。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是认识的两极,我在两极之间摇摆,永远不能达到主客一体的澄明状态。我阴暗吗?我敞亮吗?我在何处阴暗?又敞亮于何处?

2

请专家作讲座,可以直接获得新的知识和思想。但是,只有当自己对专家所讲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和必要的知识准备,有一定探索实践的积累和对问题的思考等一系列基本的储备后,才可能更多地懂得专家的专业话语,懂得隐藏在专业术语背后的真理,才可能更好地理解专家的思想,才可能在一个比较平等的平台上与之对话,才有可能进行交流,乃至论辩,才可能和他们共同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紧迫而又无奈的诸多问题。否则,你永远处在台下,永远在台下的你当然永远上不了台板。当然,这只是一种尝试。但没有尝试,没有这种意图,自己将永远不能得到发展。

3

只有自己去努力了、去经历了这样一个研究的过程,才可能在参观或观察他人在同一方面的成果时,不会感到惊讶,并从他们的成果中看到有价值和没有价值的东西,才有可能不被别人的巨大影子所笼罩,才有可能在学习别人的时候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做到“扬弃”,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照,或者在比较高的视界上对其“批评”。这个过程愈进行得深入,自己的视界将愈开阔,就愈能从别人那里拿来最有用的东西,以建构自己、提升自己,就愈能在交互的过程中保持“自尊”。这个自尊来自于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广阔的视野,来自于不断地学习、实践与思考。

这种自尊与独特性是何等重要!

4

乍暖还寒的时候,就着火炉子煮方便面吃。塑料袋里装着两袋方便面和两本书,吃面时能吃出书的味道吗?

面是流行的牌子,书是时尚的内容。我忽然想起了玉米面和老荞面,却很难记起那些古老而厚重的经典。

当快餐十分流行的时候,谁还会想起那些呢?

5

读理论文章(包括论文)和政策文章(包括法律条文和文件)最少有以下不同。论文态理论化、抽象化、本质化,非此无以成论文。一些观点的实现即使有可能,也需要较长的时日。文件较通俗,但措辞严格,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一定意义上的强制性,有望让所涉及的人都能清晰地理解并在有效期内实施、产生效果。

因此,决不能把论文中的观点认为是马上就要去做的事,那样未免会上当。也不要把文件的规定看得无所谓和毫无意义,那样未免会吃亏。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讲条件的,诺言的兑现也是这样。妄言呢?谎言呢?不也是这样吗?

6

任何一种手段包括最先进的多媒体,都不能取代人的思维。如果将学生放在互动的教学设施跟前而不能诱发他开启大脑思考一点点问题的话,这些设施又有什么用呢!好奇过后,可能出现的将是厌恶乃至对设施的破坏!

如何才能让他们思考——沿着老师或课程标准设计的方向思考——对大多数老师来说,是看起来不言自明、必须要做而又无论如何做不满意的事——这是事实

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生发开来?你知道每一个人此时对什么最感兴趣吗?你必须从70个角度(一个班学生的数量)去考虑吗?有几个老师具备这种能力呢?

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这得补充什么时候的知识,应该从哪里开始?把哪里作为起点?在过差率超过50%的时候,有几个老师具有这种精力呢?

用爱心和耐心对待两眼茫然——不理解、不思考、不观察——按自己的愿望行事——的可爱而稚嫩、无奈又顽皮的他们,你的爱心能像涛涛的大海,你的忍耐能像巍巍的泰山吗?

7

狂徒到处都存在。看他那翻动的两片薄薄嘴唇和呲开的两行森森白牙,能相信这样的嘴里能讲出高深的哲学吗?

一个号称熟读了尼采、海德格尔的人,一个自称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人,你能相信他真如自己所说在系统论中有深入的研究、创新与发现吗?

这些也许都有可能,但知觉告诉我,狂妄和有学问其实是不能等同的。这是能够感觉到的,这种感觉是切切实实的。

8

当我读着奥修那满篇禅意的教人静心的书《没有水,也没有月亮》时,但我试着体悟“水桶破了,水洒了一地,没有水,也没有了月亮,在她手中握着的只有空”这种境界时,心绪突然烦躁起来,有点想打人、骂人的感觉,有点无处容身的感觉。

其实,我太执著于世俗,我永远都不可能开悟。

9

需要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人存在某种欠缺且主观上意识到欠缺时,才能产生某种需要,进而产生动机。

遗憾的是,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欠缺太多而又真切的存在着,但我们往往在主观上意识不到。意识不到需要,缺少了动机,便碌碌地一天天混着日子。如在面对一群学生,要达到教育目标时,往往对自己的知识、教育技能、沟通方式等等的缺失不承认、不思考,停留在简单的、低层次的、经验的做法上。固步自封不能发展,可能导致“淘汰”、“死亡”。

非洲的贫困儿童死于缺盐,但意识不到缺盐会致死,不亦悲乎!

10

如何看待被别人评价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行为动机仅仅是为了获得良好的评价(为名),则名不可得。这种为名的行为实际与诸多的或大或小的利益相关(为利)。其实,目前对教师评价而进行的很少的奖励分配,虽然没有多大的利益差距,但以此为出发点,把眼光盯在这点微小的利益之上,则大大限制其认识的范围和心灵的境界,乃至影响到行动的方向与范围,于是便有了挑剔、狭隘和种种矛盾之中,这样,即使争得了名,得到了利,也难久矣。

在较强烈的内在责任感驱使之下,则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对事对物,眼界宽大,名利一时不能获得又有什么呢,大多数情况下,他是可以被这个群体认可的,久之,良好的评价自会获得,且能持久。

正如,太吝啬的人看似非常节俭,却因为太吝啬而不可能富贵。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