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清风家教漫谈》
1、已成为孩子不可企及的。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一个指手划脚的长者。自认为自己读了两天书,孩子还没有达到自己的境界,在孩子面前卖弄,结果,让孩子感觉到不能达到父母的那种境界,而产生自卑。老子过的桥比你小子走的路多,老子吃的盐比你小子吃的饭多,哀哉。这种做法,其实也不是家长故意的,而都是在无意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常常说要“慎言”,就是指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说法,可不是说着玩的。
清风寄语:真正的父母,是陪孩子一起成长,既不会超越孩子太多,也不会被孩子拉下太远。
2、不是孩子最热爱的。这个话题不能深谈,会伤及不少人的自尊。这个存在的范围多数在我们这些广大的农村。我做过问卷调查,父母和老师,谁在你的心目中比重大些?如果作文题是在父母和老师中选一个来写,你会选谁?。答案,不言自明。做孩子最热爱的人,其实也很简单,不要在孩子面前复杂,我们都是简单的人,在孩子面前更要简单,与他们的思想发育同步,让他知道你不仅爱他,更重要是能让孩子从你的身上,看到书本上写的那些父母的优点,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心目中的那个理想。
清风寄语:做正直的人,不背后说老师坏话(即使就是那个老师做了坏事,自有教育管理者甚至法律法规来处置。),不在老师面前充老大,平等待人,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3、做孩子的辅导老师。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教师要面对那么多孩子,对我的孩子,肯定没有那么细心和耐心了,那么好,孩子放学回家,我做孩子的辅导老师总可以吧。其实不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我们众家长知识文化程度高,辅导孩子绰绰有余,但知识的连贯性、知识的前后照应、知识分析的切入点,不是我们每个家长都能了然于心,即使这个家长就是一个老师,你也只是对你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熟悉,但是,对于那些不是自己任教的学科,清风不敢枉加评议。你能做到,但,你却不一定了解这整个系统。
清风寄语:遇到孩子有学习上的困难,一是通过孩子的同学解决,一是加强同老师的沟通。现在教育管理部门禁止教师家访,所以,只有家长多主动和老师通通电话。
4、“我家孩子就是和谁谁一起玩,成绩下滑了。”正确看待子的朋友,力争了解孩子朋友的点点滴滴。不少家长以为,孩子的朋友都是一些小孩子了,我们做“大人”的,应该放手让孩子去玩,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这种说法,清风本人没有反对过,但是,放手,不等于放纵,对孩子的玩乐环境,我们做家长的也还是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孩子的朋友,我们要了解清楚这个些孩子的点点滴滴,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孩子的成长的点滴了然于心。不能等到结果出来,怨天怨地,把责任往别人的身上推。这一点,造成的另一个恶果就是容易培养出不负责任的孩子。
清风寄语:在意孩子的朋友,最好能准确说出孩子所有朋友的名字。
5、“来,儿子,你看谁谁谁如何如何!”“来,宝贝,你看这一段写的多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生活中的榜样,无所不在,但这种把榜样直接推到孩子面前、或是把某种教育理念教育理论让孩子陪自己一起阅读的做法,生活中,并不少见。每个孩子都自有一套成功的经历,不可能照抄照搬。最可笑的就是有些家长,听说了苏霍姆林斯基,就把苏搬回家和孩子一起读,听说了艾宾浩斯,就要和孩子一起学习,错,这些都是理论,学习理论的目的,是指导我们做家长的去实践,孩子们学这些理论有何意义?和孩子一起读这些大的教育论著的最大失误就是让孩子发现了老师和父母的 不足,而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至关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和教师亦是如此,但教师只是教师,父母只是父母,不是教育家,虽然,我们对老师,都有希望他成为教育家的期待;对父母,有让他培养出爱迪生的期望,但这极个别的例子,并非是我们成功的教育经验,更不可能人人都去模仿。所以,与其让孩子跟着自己去崇拜教育家,不如让孩子崇拜自己,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清风寄语:家长的素养,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而不是把大理论大观念放在嘴上就能体现你的境界非同一般。
6、让孩子活在童话中。圣诞节到了,女儿早上起来,发现帽子里没有她想要的礼物,孩子一天都不高兴。这个世界不是童话,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也不是我们做家长想要的,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除了美好,也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诚然,对孩子的爱的度的把握,确实是一个不好把握的尺度。今天上午上班时间还在和同事聊做家长的累,在孩子面前一个样,在世人面前一个样,这样的两面角色,也不知道对孩子是好还是坏,但清风这个榆木脑袋,想到哪儿就在哪儿,反正感觉不能让孩子活在童话里太久,偶尔给孩子一个惊喜,但惊喜过后,一定得对孩子说,宝贝,这些不是永远的现实,现实里,没有童话。
清风寄语:适当的挫折,会锻炼孩子的耐心和韧性,童话和现实兼顾。
7、“给我好好读,不然,当心我揍你。”读书,是为了什么,清风专门写过一篇《为什么读书》这里就不多罗嗦了。
清风寄语:读书,是为了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信心,是为了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为了终身学习的需要。
后记:
由于清风二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农村的初等教育,接触的,也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太高的农民,有感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所出现的偏差,清风所点的这些情形,对城里的父母来说,大都不是广泛存在的,因为清风也有众多的城里的家长朋友。
怎么做一个家长,怎么做一个好家长,确实是摆在广大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们的父母面前的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本学期,几个具体的事件,对清风触动很大:
①、一个孩子三天没来学校,家长跑来学校教训老师:“我孩子三天都没来上学了,你咋就不晓得给我打个电话。”
②、一个女孩因几次彻夜不归,班主任将父母叫到学校,孩子的父亲当着全办公室的教师面训孩子:“你他妈的,你以后就是做坐台小姐,老子都不管你,我给老子丢尽脸面了。”
③、七八个孩子因晚上外出到网吧包夜,校方找来家长,家长来后对孩子说:“行,比老子强,还会玩电脑。你说天也要将初中混完,然后,老子送你学电脑去。”
④、孩子在学校犯了错,一直在外打工的父母千里迢迢地赶回,一顿暴打:“老子拼死拼活地在外面给你们姊妹挣钱,供你们读书,你看看你们都读了些啥!给老子好好读,不然,老子不打瘸你的腿。”
⑤、孩子因为马虎,把加法看成减法了,结果,就在孩子面前说,你怎么老是这样,最重要的是用了一个很不恰当的字“老”,让孩子感觉自己就是无药可救的感觉。慢慢的,会养成自卑的毛病。
⑥、孩子要参加重要的考试了,一再告诫孩子:“别紧张,别紧张。”其实,孩子自己本来没有紧张,反而会因为你一二再,再二三地告诫,变得紧张起来。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暗示,你告诉孩子别紧张,暗含着孩子已在紧张。
下一篇《你是我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