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上课的第一天。早上上的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由一个高级实验师上的。听其他同学反应,说是听不太懂,其实我也觉得不怎么懂,一来他讲话速度太快,二来还有北方口音,对我们南方人不太适应。不过也只能坚持了。还有,早上上网络自主学习时,先是忘记带鞋套,和舍友一起急匆匆地跑回宿舍去取。然后拿到上机账号和密码时,我输入后却无法登录,请老师检查一下也没有效果,老师说,以后会帮我处理好的。接下去,我在那儿呆坐到下课,足足90分钟!
下午,我们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课本来应该是一个叫田海舰的副教授,据说是去读中央党校的博士了,所以叫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教师代他的课。这位女教师特别的和蔼可亲,面带笑容,给人一种舒服之感。她先问了学生为什么要选择经济类专业,下面马上就有人喊道“Money”。这位老师姓常。常老师就说了,经济社会,大家选择经济专业,为了以后更好挣钱自然没有错,但学经济的更多地掌握一些基础理论,这也是当代中国本科教学与高职高专的根本区别所在。她说,一般本科生想毕业后在社会上立竿见影是不太可能的。常老师还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说本科生如果懂得切萝卜的步骤,那么具体的操作就是职业技校的事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是这样,虽然本科生与高中生相比当然是开放多了,然而大学本科仍然是很重理论基础的,因为考研和高考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换一种形式罢了。
常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四个关键词,分别是:上学、读书、求知、成材。这是一组具有递进关系的词。她还给我们一一作了介绍。
第一,上学,上大大的学。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大人来上学,意指现在的大学生皆已成年;二是来上大大的学问,因为大学毕竟是高等教育。
第二,读书,即多多阅读除了专业书外的书籍。她说,本科阶段尚须打好基础,所以要博览群书,特别是现在我们尚未分具体的专业,所以更应该拓宽知识面。
第三,求知。她说,这个“知”,也有两层意思。首先要知道如何做人,然后再去学习相关知识。天下没有生而知之人,却有学而知之人。
第四,成材。她说,而今大学扩招已成一种趋势,在校大学生已达全国同龄人的25%,而达到40%以上就变成大众教育了,60%以上便成为普及教育了。现在我国正朝这一趋势发展。所以,在当前形势下,不上大学是很难成材的。
常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事实,由于当前中国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了中国教育的不平衡性。她举了个例子,说能上河北大学的学生,按他们的成绩,倘若在北京参加高考,除了北京大学以外,上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牌大学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总之,今天下午的课,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但愿以后每堂课都能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