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管理 (只能网站管理员登录)
信息中心  服务介绍  解决方案  帮助中心  建站资源  新竹代理  新竹音乐  新竹短信  新竹CLUB  新竹网址  两性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 岁月易老情未了
    
 双击自动滚屏 
岁月易老情未了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17日  出处:http://fangcaoby.2000y.net 原创  作者:裘道  本页面已被访问 300 次

 

 

 

岁月易老情未了

作者:裘道 编辑:心静如水

国庆长假,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然而,我却没有像往年那样带着全家外出旅游,而是跟着大哥行车300里了却了父母生前难以了却的一桩心愿-----找到了同我家离别了59年的舅舅。

话,还得从万恶的旧社会说起——

1936年,正值民国二十五年。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是背乡离井的穷苦人。这一年的11月初,父母听说豫南云阳一带山地稍多,聊可开荒种田,便带着不满周岁的大哥,从豫西汝州老家一路逃荒半个月,到离云阳30多里的曹店村谋生。因是初来乍到举目无亲,到曹店后一家人很难安顿下来。正当父母为日后的生计犯愁时,一对家境稍好的中年夫妇路过曹店,他们看到大哥因不耐饥寒不住啼哭,又见母亲为没有奶水哺乳大哥而暗自垂泪时,不禁恻隐之心大动,不单帮助我父母安了家,还认我母亲做了她的干女儿。从那以后我外婆时常跑七八里路给我家送一些粮食和衣物,使父母和大哥在异土他乡得以安心度日。

时隔不久,日本鬼子来了,曹店村几经扫荡,父母和大哥有好几次险遭不测。眼看全家人的身家性命危在旦夕,外婆就把我父母和大哥接到他们家里去住。比大哥年长4岁的舅舅任章对大哥更是关爱有加,时常自己饿着肚子让大哥尽量多吃一些。大哥5岁那年,我二哥出生了,外婆一家人的生活也越发艰难了,但就这样两家人依旧亲如一家,在患难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哥10岁那年,外婆把大哥送进学校让他读书。为了让大哥像个学生模样,外婆一家人省吃俭用,千方百计把大哥的衣服鞋帽做得入时一些。因不能同时供养两个学生,舅舅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后来我三哥也来到了人世,外婆一家依然给予了无私的关爱和呵护,使我父母时常为此感激涕零。

国难当头,世事难料。1948年大哥12岁时,云阳一带正值解放前夕,国民党苟延残喘垂死挣扎,老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原本偏僻的外婆家也不得安宁了。父母思念故土心切,生怕把一把老骨头撂在他乡,于是不顾外婆一家的苦苦挽留,决意迁回汝州老家去。临走那天,外婆生怕我们全家在路上撑不下去,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全部送给了我家,两家人号啕大哭一场后就此作别。

回到老家后的第二年即1949年,全国解放了,我家也和所有的穷苦人一样分得了土地,父母得以在家安心务农,大哥又重新背起了书包走进了学堂。1956年大哥念完了6年小学,成为村子里少有的“文化人”,被临汝县水利局招为国家干部。参加工作不久,大哥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和五弟出生。由于我弟兄多,父母因苦于劳作而未能去云阳探望外婆。当我和五弟进入成年后,父母在不到5年时间里先后患了偏瘫,常年卧床不起,难以实现看望我外婆的心愿。父母撒手人寰时一再嘱托大哥务必去看望外婆一家。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退休在家的大哥专程从汝州老家赶来同我商量去云阳看望外婆一家的事。屈指算来,外婆如果健在的话已有120岁了,舅舅也该是75岁高龄了。令人头痛的是,曹店村因离南阳白河水库太近,听说上世纪60年代初村民们就迁移到桐柏县一带了,后来村子也被大水淹没了,外婆居住的南坡村也不知是否搬迁过。再说,解放前的云阳是南召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县城也南迁了,当年的云阳成了如今的一个镇。南坡村的归属问题也成了一个谜,该到哪里去找才是啊?尽管没有多少线索,但因思念亲人心切,103日天刚蒙蒙亮我跟大哥就从平顶山匆忙登上了发往鲁山县的汽车。下车后我们顾不得吃早饭又连忙登上了由鲁山县发往南阳的长途汽车,于中午时分赶到了南召县境内的云阳镇。凭着儿时的记忆,大哥认定外婆居住的南坡村应在云阳镇所辖范围之外,于是我们又开始打听与云阳镇南部接壤的乡(镇)。当得知有个泰山庙乡时,我们又在热心人的指点下坐上了洛阳至内乡县的汽车,于下午2点左右赶到了泰山庙,在那里开始打听南坡村。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告诉我们说,南坡只是个很小的自然村,要从一个叫夏新庄的村子里坐船才能到那里去。此时已没有到夏新庄方向的汽车了,我们只得掏高价雇了一辆两轮摩托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向夏新庄走去,下午3点多钟终于赶到了那里。我们看到在村子的正南方有一大片水域,约莫有五六里宽,水域南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一个小小的山包,大哥这时突然情不自禁地大声喊了起来:“南坡!    南坡!”经询问,那里果然是外婆所住的村子。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忙打听南坡村有没有叫任章的人,谁知问遍了大半个村子,得到的答复却让我们大失所望:南坡确实有任姓人家,但绝对没有叫任章的人。怎么办?是打道回府还是到南坡去看个究竟?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决定到南坡去。当村民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和决心后,一个正在赶着牲口犁地的中年汉子立马停下了手头的活,拴好了耕牛后他流着眼泪用他的小木船把我们送到了对岸。当我们掏出钱答谢他时,他连忙登船向北岸划去。

到南坡后我们又打听了几十个人。最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把我们领到了舅舅家。原来“任章”是舅舅小时候的名字,舅舅长大后再也没用过这个名字了,难怪60岁以下的人会全然不知呢。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71岁的大哥和75岁的舅舅老泪纵横——握在一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彻夜难眠话沧桑——哭了笑,笑了又哭——一同到外婆外祖父坟前祭拜——舅舅的子孙们像听天书一样发呆——照全家福相……读者朋友觉得会发生的那些事,全都发生了……

 

欢迎光临芳草碧园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新竹网站联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电话: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