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什么来拯救科学?-
李 侠博士
前一段时间,从网上看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会计卞中贪污挪用达2亿多资金的报道,实在是出离愤怒了,相信与我有同感的人不在少数。坦率地讲,这个事件对中国科技界的打击太大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异于一次强烈的地震。冷静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科学还有救吗?联想到近来各种报刊上对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讨论,可以说中国的科学发展体制真正遇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人们真的开始怀疑我们是否有能力拯救中国的科学发展这样的问题了。
从这个案件中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一,监督机构的失灵,想想一个会计能够从1995年一直到案发的2003年,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挪用巨额科学基金,而我们门类齐全的各类监督机构竟然毫无知觉,这不能说不是很奇怪的问题;其二,我们的科研评审体系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如果不能通过这个事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科学发展的生态环境将被彻底摧毁,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抛开各种监督机制缺位不谈,只要看一下当前的各种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放眼中国当下的科技界,在虚假的繁荣背后,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跑"项目、"跑"基金,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了。为什么跑项目、跑基金,因为这与个人的利益直接相关,在这种利益驱使下,造成基金评审中权力话语的膨胀。鉴于现代的科学是靠各种项目和基金为其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因此,基金和项目的出现就是科学发展到大科学时代带来的必然现象,因而取消基金和项目已经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从制度上使评审体系更加公正和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稀缺的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然而由于评审体系改革的严重滞后,导致基金的评审、分配与产出效率一直存在很多令科技共同体意见很大的问题。
那么,中国当下的科技评审中存在那些问题呢?
据笔者与朋友研究发现,大致有如下几个问题:
1.事前评估中评估主体的不明确,以及精英(评委)凭经验和个人的偏好做决定,致使基金的评审从一开始就有可能处于错误的方向上,更不用说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行为了。这一点现在已经很明显了,从各种基金和项目的评审中,统计以往那些获得资助的个人和单位的分布情况,不难说明这个问题,处在一个边远省份的、或者没有名气的机构的研究人员,很可能一生都得不到任何基金或项目的资助。
2.事中评估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当有关信息出来时,往往结果已定,无法更改了,所谓的"小项目大审,大项目不审"的现象已经很好反映了这种状况,相信科技界的同仁会深有感触的。
3.事后评估缺乏奖惩机制,对于那些造成严重评审失误的评委,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对于正确的评审也缺乏相应的奖励,致使各种评委成为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职位,同时也使这些职位成为权利和责任严重不对称的高位,还谈何公正与客观。
基金和项目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血液,如何让这宝贵的血液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是评审的任务所在。中国当下最广大的普通科技工作者,面临着严重缺血的状态,而又在奋力地支撑着中国的科技大厦,因而当这个丑闻出现的时候,人们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申请基金的无比艰难,另一方面宝贵的基金却如此轻易地被无情吞噬,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如何接受?没有人知道如果把这宝贵的2亿元资金投入到科技中将会产生多大的贡献,那些每月拿着200-300元工资的硕士、博士生在很少有各种基金和项目的支持下,又为我国创造了多少成果呢?哀莫大于心死,希望通过这个事件能够彻底解决科技评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国家品牌的自然科学基金出现这样的丑闻,也提醒我们在全社会建立一个开放的具有批判与监督功能的公共领域是何其重要,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这种信任危机,才能找回我们对科学曾经拥有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