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原创 >> 静下心来教师,潜下心来育人
 双击自动滚屏 
静下心来教师,潜下心来育人

发表日期:2008年3月14日  出处:http://lingyunzi01.2000y.net 新课程杂志2008年第二期  作者:玲长  本页面已被访问

静下心来教师,潜下心来育人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第23个教师节前夕,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特别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胡锦涛同志这个讲话不仅表现对于教师心态的关注,实际上也有相当的针对性。目前的教师队伍当中,确实存在着一个动荡、浮躁、繁杂、肤浅这些问题,这这主要表现在:在工作上,一些教师没有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备课,上面有检查,他有对策,只要电脑在,教案则信手拈来;在办公室里,表面上研究气氛很浓,实际上是交流炒股、买基的心得,甚至是交流买彩的体会;在办公室里谈的不是教学问题,而是某某升官或发财了、或是某某干部出什么问题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会影响教师的队伍建设,“不利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在主观上教师自我修养有待加强,产生了职业倦怠,在客观上教师的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影响教师的心态。因此,要使广大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从内部来讲,应该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从外部来看,应该改善教师的生态环境。

 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一、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兴国在教,兴教在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些话表明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重要性。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告诫我们:“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表现在能忠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有了这种精神,教师才会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上,认真钻研教学教改,达到乐教勤业的境界,把教育这种平凡而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充满乐趣的工作来对待。

其次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求精、求实、求真、求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关注教育过程的每一细节,关心每一学生每一方面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适当的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应表现在热忱爱护青少年学生,全面关怀和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情感品质,即“师爱上”。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热爱学生是指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必须把对党、对人民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

第二、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人类步入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知识不再是迟缓、有限、稳定的,知识正在不断地增加、更新。目前,全球的知识总量估计平均每五年就要翻一翻。哈佛大学用了近275年才收集到第一个100万册图书,而集齐最近的一个100万册只用了五年。1900年,世界上大学约有1万种科学刊物,现在已接近10万种。同时,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知识正在发生“核裂变”,被无限地划分为各个门类。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必然会对学校的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陶行知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财,人人是创造之才,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创造一向被人视为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教师育人中,亦是如此。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静下心来创新,潜下心来学习,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目前,教师潜下心来学习,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化为教育战线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勤奋工作的自觉行动。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 树立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观

在现实中,学校教育研究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它已经成了学校教研目前最大的拦路虎。 课题研究在功利思想的驱动下,一些学校将课题研究作为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地引导教师发现现实教育中的具体而真实的问题,却热衷于一些热点问题、宏大问题,动辄研究的就是国家级、省级课题,甚至有的学校和教师有好几国家级或省级课题,而这些大课题并非是从实际情境中具体问题提升出来的共性问题。有鉴定于此,教师应该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理,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树立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观,静下心来做学问,潜下心来做研究。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杜绝搞形式、走过场、耍花招,认真处理好教学与教研的关系,力破“两张皮”现象,做到研以致用,用则生效。

改善教师的生态环境,促进教师的心态平衡

改善教师的生态环境,首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尊师重教,首在教师,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明确教师队伍的重要性,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

改善教师的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以“待遇”留人,以“情感” 留人、以“事业” 留人。虽然教师的工资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公务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其他行业相比也有不小差距,但教师的工作压力则越来越大,心理负担也与日俱增,在行业差距扩大而工作压力增加的事实面前,客观上会造成教师心态的不平衡。因此,政府要确实解决教师的工资问题,提高待遇,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的待遇。学校应该坚持以“情感” 留人,实现管理的人文化,也就是说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要从教师立场、利益出发,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教师服务,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学校还要坚持以“事业”流人,赋予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学校要通过改革、完善制度,创新管理,建立“首席教师制”、“骨干教师制”、“优秀青年教师制”等一系列制度,鼓励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充分肯定教师的成绩和作用,赋予教师成就感,更大程度地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陶西平,《静下心来教师,潜下心来育人》,中国教育报,20071016

2教育部通知要求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国教育部网站

窗体底端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