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原创 >> 老水井和水车
 双击自动滚屏 
老水井和水车

发表日期:2008年3月30日  出处:http://30017.2000y.net  作者:刘隐璋  本页面已被访问

     灼热盛夏,口渴难奈的时候,喝上一口井泉凉水,是我们乡下人的一个习惯,井泉水那股子甘醇流进血脉里,让人有一种不能言寓的享受。
    随着光阴的流去和世故的变迁,在我的口味里,现在的井泉之水不如三四十年前老井的井泉水那样甘甜可口。琢磨着究其原因,过去的老井是人们挖出来的,石头砌的圆口八尺的大井。现在的井是用机械钻出来的,小口半尺。不,这不是原因,井大井小都是地下水:或许,过去的水是用水筲和绳子提上来的,现在的水是用水泵抽上来的,不,也不是,只是取水的方式不同。想来想去,一个无影无形的东西把我引到记忆的隧道里——
    上个世纪的中叶,我居住的那个屯子里,百十户人家只有三口饮水井和菜园子里的一口井。这些井的年岁不一,那时最年轻的也有二三十年,最年老的就无法考证了,屯子里最年长的老人也说不清它的年岁。
    全屯子百十户人家靠这三口井过活,吃水最远的人家担一担水要走二三百米远。那时,家家都有一副担水的挑子和一只栓着长长绳子的小水筲。无论是风天还是雨雪的天气,吃水是不能误的。一到农历六月连雨天,有时小雨一下就是几天。那时乡下人没有雨伞和雨衣,人们只好戴着草帽,穿着蓑衣(用水草编制的雨衣)光着脚,在布满泥泞的街上,担着重重的一担水,深一脚浅一脚,显得十分艰难。遇到干旱的年月,园子种的瓜秧豆角、西葫芦还要隔三差五的浇上一些水。由于担水很困难,园子里的瓜秧豆角、西葫芦只能保活命,至于能不能开花结果那是天意了。
    春夏秋天还好说,等一到了立冬,井台上开始冻冰,冰一天比一天厚,一天比一天滑。时到冬至一入九,井台上的冰就像一个小冰山一样,每当早上的霜就像给冰涂上一层润滑剂,打一筲水得加万分小心。还好,有的勤快人每隔三两天就简单的用镐刨一刨,往冰上放些干土,一担水回来,又冻上了,看上去似乎无济于事。
    我大约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偶尔为家里担水。可是,家大人绝不允许我“三九”天去担水。乍一开始,担一担水显得很吃力,走起路来跄跄踉踉,前仰后合。时间一久,走路稳了,还学着大人不用手扶着扁担,水担有节奏的“咯吱、咯吱”直忽闪,自己很得意很快乐。
    除了屯子的三口饮水大井难让我忘怀,还有生产队菜园子的那口老井和老井上坐着的那台老水车。那口老井的年代很久远,爷爷记事的时候就有,那台老水车虽然年代不久,可我记事的时候却很旧了,据说是入高级社时生产队购置的。是当时乡下最先进的引水设备,它的动力是驴、马或牛。老水车的样子和原理至今在我的头脑里牢牢的记忆着。一个方架子固定在井口上,架子上口的中央有一个大轴,大轴上端固定一个长八长的木杆,用来栓牲口套的。大轴的下头是大的一个圆锥齿轮。方架子的一侧安一个可以带动铁链上下转动的轮盘,轮盘轴的另一端安一个小的圆锥齿轮,恰好和大齿轮咬合。紧挨井口安一个水槽,水槽的一端镶一段水管,直到井水深处,水管里有一条环形铁链,铁链每隔一尺左右有一个铁板和皮垫组成的像活塞的阀。牲口拉着木杆在井台上转,木杆带动大齿轮,大齿轮咬着小齿轮,小齿轮带着轮盘,轮盘咬着环形铁链由下而上,用活塞将水管里的水带上来,水槽里的水就涓涓流淌着。涓涓的井水像小溪一样流入菜地里。我小的时候,经常和伙伴们爬在菜园子的土墙上看水车车水,偶尔偷偷到水槽旁捧口水喝,咂咂嘴很甜很甜。
    有的时候,菜园子不浇菜,园头(看菜园子的人)不在,我们几个小伙伴悄悄地来到水车前,推着水车玩,有的还在水槽里捧水喝或洗手洗脸。大人们看着的时候也不敢大声吆喝,怕我们一急掉在井里,只好咳嗽一声,待我们跑出井台,大人们才大喝几声,我们就像耗子见猫一样急匆匆的溜掉。跑到没人的地方想一想,很好玩。
    那个时候没想过啥,不知道什么是苦和累,也不知道大人们的心理是啥。只知道喝一口清凉的井泉水——甜,只知道偷偷去推水车——好玩。
    到了后来,慢慢的各家在院子里打了井,慢慢的人们开始在窗户底下钻井,人们丢到担水的扁担。在后来屯子里来了电,用水泵抽水,把水直接抽到水缸里,人们扔掉了拎水的水筲。
    尽管这样,人们失去了担水的苦和累,失去了那笨重的老水车的身影,在我的心里却有了许多失落。我无法告诉我得后人,只得说,现在屯子里的井泉水没有我小时候那样甘甜了。


                         http://30017.2000y.net/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