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原创 >> 耐人寻味的莲蓬蜻蜓(翱翔)
 双击自动滚屏 


耐人寻味的莲蓬蜻蜓(翱翔)

发表日期:2008年7月27日  出处:http://aoxiang0.2000y.net 原创  作者:翱翔 制作:黄瓜  本页面已被访问

喜欢齐白石的画作
其中<莲蓬蜻蜓>就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布局之简练 构思之精巧
不得不令人叹服是神来之笔
两枝莲蓬一高一低
一只蜻蜓由画面自上而下冲着低斜的莲蓬飞来
顿时使整个画面意趣横生
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想像
或许你不禁要问
为什么这只蜻蜓不爱高枝
偏偏冲着这支又矮又斜 弱不禁风的莲蓬而来呢
在大自然中
我们倒也经常看到
一群没头没脑的蜻蜓在荷塘里乱飞乱撞
实在要比这幅画面“丰富”的多
为什么画家独选中了这样一幕景象呢
有此疑问
便生出许许多多耐人寻味和有趣的问题
我们姑且将这幅画所暗示的内蕴放在一边
单就画面所造就的艺术视觉
就足以体现中国艺术中所讲究的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精粹了
正如李泽厚在
<华夏美学>中论述的那样:
中国文艺在心理上看来
“不重感觉的真实而重想像的真实”
我理解“想像的真实”应该是
通过艺术家真实情感凝聚所升华出来的一种意境
它的背后仍然是普普通通人所能接受的某种情感世界
这既是中国画可以雅俗共赏的原因
也是它获得长久生命力的源泉
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我们不难发现
欣赏任何高雅的艺术
其实都离不开生活最质朴的情感
越是高雅的艺术 越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关注生活最底层人们的情感世界
生命无高低贵贱之分
同情弱者,怜惜低矮的生命
体现了中国人一种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底蕴
体现了对待生命平等的人文关怀
这正是这幅画所表现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内涵
王国维<人间词话>言:
“夫美术之所写这非个人之性质乃人类全体之性质也”
郑板桥的竹子之所以传世
不也正是体现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朴素思想境界吗
齐白石用他的画 雪莱用他的诗
贝多芬用他的音乐 郑板桥用他的竹子
其实表现出来的并不在于
让我们看到艺术殿堂多么高贵华美. 富丽堂皇
而恰恰是人类情感上某种共通的东西
如果说哲学家的任务
重要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的话
那么,作为艺术家
他更多的就是为了启迪人们的心智
和寻找失落的那份情感-------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