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城四水三诗人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说来惭愧,在徐州生活了15年了才知道白居易这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长相思》竟然与徐州有着很深的缘分:那如玉带一样穿城绕墙的“故黄河”竟然就是“古汴水”,那至今仍在日夜奔流着的“中运河”竟然就是“古泗水”。
词中的汴水,源自陕西秦岭崤山一带,隋炀帝开凿古运河通济渠的时候,河南部分走的就是汴水水道。由此可知,元朝以前的运河是借汴水为道,而汴水又是借了黄河为道。由此可知,流经徐州的“汴水”也就是未改道之前的黄河,即今仍在作为徐州胜景的“黄河古道”。汴水与黄河,合二为一于徐州之后继续向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继续南流,入长江。
词中的泗水,源自山东沂蒙山,走鲁西南,转安徽,经江苏徐州,入淮河。围着黄淮平原绕了一圈,元代以后的运河便是借了古泗水这条水道,于徐州与古汴水(黄河)交流,共同注入淮河,继续南流注入长江。从今天的山东泗水、安徽泗县、江苏泗洪、泗阳地名称谓就可约略知道,它们都是古泗水所经的遗迹。只是后来由于黄河的频繁决口,洪水侵入汴水、泗水河道,导致这两条古河消失,变成今天的废黄河。
词中的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为运河注入长江的入江口,对面即是素有“南徐州”之称的镇江。
有着那么多的证据,不知道南宋词人黄升为什么偏偏说“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第一个对黄之“钱塘说”发出质疑的是清代词家谢朝征,他说:“黄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旸谓说钱塘景,未知何指。”(《白香词谱笺》卷一)
更何况,《长相思》的作者与徐州的确有着很深的缘分。
建中3年(公元782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任彭城(今徐州)县令,白居易时年9岁,随任寄寓徐州符离,长达23年。期间尽管被送往南方避乱,但往返徐州至少有6次之多。由于白季庚政绩显著,升任徐州别驾,得以与徐州节度使张愔往还。
贞元19年(公元803年),白居易登科及第,20年,任校书郎,故地重游,才有了关于“燕子楼”那一段公案。
“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余为校书郎时,游徐、泗间。张尚书宴余,酒酣,出盼盼以佐欢,欢甚。余因赠诗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尔后绝不相闻,迨兹仅一纪矣。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绘之访余,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词甚婉丽,诘其由,为盼盼作也。绘之从事武宁军(唐代地方军区之一,治徐州。)累年,颇知盼盼始末,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即徐州)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余爱绘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同其题,作三绝句。”
这是白居易《燕子楼》诗前的一段小序。“燕子楼”本事,非关本文,暂付阙如。
由是观之,《长相思》的创作时间、地点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一定与汴水(黄河)有关。
那一定与泗水(运河)有关。
那一定与古老的徐州有关。
其实,还有更多的诗词佐证着上述判断。
正如清人谢朝征在批驳黄升时所提到的“汴泗交流郡城角”,另一个唐代的大诗人韩愈也曾与徐州结缘: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贞元15年,比白居易大4岁的韩愈投奔在徐州的张建封幕。东西流向的汴水与南北流向的泗水相交于徐州之东南角,所以才有了韩愈的就地取材,在一次观赏张建封打猎、击球的运动之后挥笔写下了这首《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并“得寸进尺”又写下了《谏张仆射击球书》,以一介书生之义气,讽劝徐州节度张建封:“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这首词还有一个名字就是《江城子·恨别》,从词之内容可以看出,多情的词人在徐州一定是遭遇到了让他梦萦魂牵的红颜知己,然而“官身不自由”,皇命在身,必须分手,所有才有了这首缠绵悱恻而又不失沉郁悲壮的《别徐州》。词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便是“汴泗交流于徐州”的又一明证。
熙宁10年(公元1077年)4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8月便遭遇了黄河决口,“宋熙宁十年秋,河决于澶渊,溢于泗,水及彭城下,二丈八尺”,“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湍城头飞雨滑。”面对汹涌澎湃的洪水和暴雨,苏轼“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在洪水退去之后,在奏请皇帝筑建了可以防御洪水的新城墙之后,在本着“以土克水”的理念修建好“黄楼”之后,在做了23个月的徐州知州,留下170多首诗词之后,元丰2年(公元1079年)3月,一纸调令,苏轼便调往湖州(今属浙江,州治吴兴)知州。
诗人的心是软的,屐痕处处,到处都留下了他的歌咏:云龙山、云龙湖(当年叫石狗湖)、快哉亭、燕子楼。徐州百姓的心更为柔软,当这位曾经与他们共过患难、整天乐呵呵的太守将要离开徐州的时候,让人落泪的场面出现了:
吏民莫扳援, 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 宁独为此别。
别离随处有, 悲恼缘爱结。
而我本无恩, 此涕谁为设。
纷纷等儿戏, 鞭镫遭割截。
道边双石人, 几见太守发。
有知当解笑, 抚掌冠缨绝。
父老何自来, 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 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 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 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 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 去亦非吾功
古汴从西来, 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 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 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 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 朱栏照飞甍。
可怜洪上石, 谁听月中声。
——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选三
当然,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前面的那首荡气回肠的《别徐州》。
诗词中的隋堤指的是隋朝开通济渠(运河)之后,旁筑御道,并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词中的彭城自然是徐州。泗是泗水,淮是淮河。楚江东当然是指湖州所在地。长江流经楚地,故称楚江;湖州在江东 (即江南),词人将移知此处,故云。那么“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就不能说与白居易之“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没有关系了,只不过是化学来新,反用其意。
江山有幸,赖诗人之笔;百姓有幸,赖诗人之心。
事实上,黄水、汴水、泗水和运河在历史上也的确是纠缠不休。
开封以下的黄河由于中经黄土高原而带来的大量的泥沙经年类月的堆积,一次一次地改道,三天两头地决堤,无休无止地夺泗入淮,夺淮入海,才造成了淮海大地千里的黄泛的特殊景观。
元代的运河截弯取直,使运河不再经过开封,既有新的开凿,又有旧的利用。
一是新开凿的运道,即今山东济宁市至今山东梁山县以北的济州河,梁山县到临清的会通河,通州到大都(今北京)的通惠河;二是利用宋以前临清至直沽的御河,扬州到淮安的淮扬运河和杭州到镇江的江南运河;三是利用天然河道,即淮安至济宁的泗河水道。此时,徐州以南的泗河,既成为黄河水道,又兼为运河航道;徐州以北的泗河,则成为南北沟通黄河与济州河、会通河的运河航道。
一座古老的城池与一条古老的运河一旦结缘,好故事便绵绵不绝。
二、一祖一鼎五王朝
其实,徐州的历史远比运河的历史长的多。
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定”的氏族时代,经历了上万年的分分合合,华夏大地上最终形成了四大氏族联盟:炎黄族属、东夷族属、苗裔族属和百越族属。在东夷集团内部,生存着一支以淮水流域为栖息地的族群——淮夷或者说是徐夷,也就是徐国。《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古之徐国,即淮夷也。”蚩尤为徐人族系的祖先,后来的刘邦起事之初,最先祭奠的就是蚩尤。至徐偃王时期,盛极一时,吴楚争霸时期,为吴国所灭。从徐州征战、疆域和消亡的地域来看,徐国都与今天的徐州地域相当,因此,完全可以大胆地推断,徐州源于徐国。
在徐州这块土地上,最早建立城市的当推那位特别能活的老人——彭祖。彭祖,原名篯铿(约公元前2250-约公元前2105年)生于帝尧二十三年农历三月初三,死于帝禹二十年农历六月十二,享年145岁。为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后世便尊称其为彭祖。是颛顼的六世孙(四代孙)、黄帝的九世孙(七代孙)。帝尧四十八年(公元前2225年),尧封篯铿居彭城,为大彭国,今之徐州,别称彭城,当源于此。
彭祖这位真正的长寿星为中国文化注入了好多个第一,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开拓了很多的疆域:
他是中国远古道家先驱、寿星的象征。
他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烹调和营养美食的始祖。
他是中国气功和武术的鼻祖。
由此足可见出徐州历史的悠久,文明的渊源。
而运河的历史呢?
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了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由此可以看出: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最终成为一条跨六省,断五水,长3000里,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交通大动脉。
徐州南郊,有山名曰马棚山,山建一园,名为彭园,园中一脉清流南北纵贯,流上小桥一座东西通联。桥分两股,中有一隙,自隙下观,一鼎坐落于水中,故名“观鼎桥”。谁能想到,那一脉清流就是古泗水的遗韵,那一座老鼎就是关系到国之命脉,象征着权力合法性的国家重器。
鼎在先秦时代,作炊煮使用,又是祭祀的礼器。夏朝大禹治水成功,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自兹之后,九鼎成为传国重宝、天下共主的象征。每个朝代的嬗迭更递,无不以有无“九鼎”相传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据《汉书·郊祀志》记载,大禹收集了全国的青铜,按九州方圆,铸造了九个大鼎,并把大禹治水时所遇到的奇神怪兽一起铸在上面,让人们熟悉宝鼎上的神物和鬼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分辨出好与坏,善与恶。九鼎历经夏、商至周王朝,成了最高统治者权力的象征。
《史记·周本纪》说,楚庄王看到周朝衰落,就有取代它的野心,派人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时,被拒绝说:“九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乱问的!”诸侯都在窥视重鼎,秦始皇更是想得到它们。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秦取九鼎宝器。迁鼎途中其一鼎飞入泗水。《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东巡回来“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此段文字记载被形象地反映在汉画像石上,石刻上大致为:河上有一座桥,两条绳系于桥下一鼎的二耳上,鼎内有龙头伸出欲咬断绳子。鼎旁或有捕鱼者、游鱼等点缀物;桥两边有数人拉绳起鼎。徐州汉画像石馆藏的“泗水捞鼎”汉画,刻有秦始皇坐在桥上焦急等待的状况,但是鼎内的龙把绳子咬断了,鼎复入水下再也找不到了。此故事用天人感应论说明有德时宝器和祥瑞才能出现,秦朝的横征暴敛,天怒人怨,由宝鼎的失去,揭示秦王权覆灭是必然的。但从史实的角度看,以为这是发生在秦时的民间传说,捞鼎失败是暗示秦将失去江山。
秦始皇没有捞上来的神鼎,一直让汉家皇帝耿耿于怀,九鼎缺一,总是憾事,于是方士们投机钻营,编造谎言,用谶纬的形式取悦和蒙混皇上。武帝时期,有方士在地下发现了一鼎,“鼎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汉武帝“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武帝十分高兴,于是“赦天下,大酺五日”,改年号为“元鼎”(《汉书·武帝本纪》),至此,捞鼎的故事圆满结束。
三、三洪一书一才子
其实,鼎落泗水的真正地点并非是在今天的徐州南郊,而是北郊。
泗水的流向是从徐州的东北向东南流淌,流经徐州的时候,受两侧山地的影响形成了三大急流,即:秦梁洪、百步洪和吕梁洪。
秦梁洪在徐州市城北10公里处大运河畔,有名为秦梁洪的村庄,水流湍急,猛浪若奔,是当年泗水上的绝险之处,经常有船只在此沉没,九鼎中的一鼎真正的失落地点应在此处。
百步洪又叫徐州洪,在今徐州市东南七里沟之显红岛,为泗水所经,有激流险滩,凡百余步,所以叫百步洪。苏轼曾经这样描写过徐州洪: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苏轼一口气用了那么多的比喻来志洪险水急,其急其险,可见一斑。
吕梁洪在徐州市东南60里处的吕梁山,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云:“泗水至吕县,积石为梁,故号吕梁。”位置即在今铜山县伊庄吕梁村凤冠山,山下即吕梁洪。春秋时期,孔子曾亲临吕梁洪驻足观瀑,目睹了“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明代国子监祭酒胡俨途径徐州的时候也曾写下《上吕梁洪二首》以志其险:
乱石穿孔叠浪惊,乌犍百丈上洪轻。
扁舟载雨西风急,试问徐州一日程。
细雨斜风拂画船,船头怪石起苍烟。
仰看白浪排空下,始信河流远自天。
徐州吕梁洪工部分司员外郎张镗感孔夫子此言,遂在凤冠山上建川上书院(正谊书院),并于山上建孔子观道亭。位于凤冠山顶的《疏凿吕梁洪记》碑,至今尤存。该碑为吏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徐阶所撰,刑部侍郎、河道总监韩邦奇篆额,著名书法家文徵明书丹,可谓三绝,故而又称“三绝碑”,如今已是人书俱老。碑的右侧,则是著名的“岳飞北伐诗碑”,诗题为《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文为: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元之后,海运、陆运废止,整个南北运输,系于千里一线。尤其是明朝,对运河安全格外看重,特地在吕梁洪、徐州洪(百步洪)分别修建了闸门,设立了工部分司,修筑了吕梁洪堤坝。“吕梁之为洪有二,上下相距可七里。盖河之下流与济水汇于徐,以达于淮。国家定都北方,东南漕运岁余万艘,使船来往无虚日,民船商舶多不可籍数,率此焉道,此其喉襟要地也。”(李东阳《吕梁洪修筑堤坝记》)。当时的纤夫多达1500余人,有一首古诗反映了当时纤夫拉纤的盛况:
船头浇酒祀神龙,手掷金钱洒水中。
百尺楼船双夹橹,唱歌齐上吕梁洪。
泗水三洪,均经徐州。扼运咽喉,生死攸关。
运河自元朝被截弯取直之后,徐州之于运河的意义也就非同寻常了,一来运河的徐州段本来就是整个大动脉的中段(北起微山湖,南至骆马湖),称“中运河”,二来,徐州又是中段的中间,至今仍是五省通衢、繁华依旧。运河与徐州,互相见证着各自的历史沧桑。
运河的水流的确泽被了徐州的繁华。这繁华自明至清,自清至民,一直到今。
元之前的运河虽然也借着古黄河流经徐州,但是因了这条古黄河的喜怒无常,其给徐州带来的更多的是灾难而不是恩泽。
南来北往、人声鼎沸、源源不断北上送去的是江南的大米、丝绸、茶叶和珍玩;快马加鞭、扑扑奔驰、缓缓南下的是圣旨、将令、皇恩和大赦天下的诏书。而徐州则是这些南来北往的皇帝、大臣、武将、士子、商人和盗匪歇脚换马、补充供给继续南来北往的驿站,其繁华可知,其胜景可想。
在黄河、运河和徐州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中,不知道浪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然而,有一个人物和一部书,却因了一个现代学者经历了30年的上穷碧落般的考证,把书连同他的作者一同与黄河、运河和徐州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书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人物就是《金瓶梅》的署名作者,那个谜一样的“兰陵笑笑生”。考证者则是现已赋闲在家的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洪政先生。
李洪政先生研究金瓶梅的全部的学术成果都汇集成了两部专著,一是《〈金瓶梅〉解隐——作者、人物、情节》(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一是《〈金瓶梅〉与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尤其是后者,专门论证《金瓶梅》与徐州之关系,作者考证的最核心观点是《金瓶梅》的作者就是那个曾经在徐州做过主管运河的判官王寀。
是的,通过作者的欲盖弥彰、明假暗真、烟云模糊的独特笔法,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金瓶梅》书中的地名差不多一一对应着古运河流经徐州流域的地名。自此以后,运河、《金瓶梅》和徐州因了一个老人的辛勤考证便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三角。倘若李洪政先生的论证真的能得到世人的认可,那么,徐州这座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时时都在烟火缭绕的老城将会因了一脉水流的灌溉凭添了多少市井传奇、市民新声啊!
事实上,《金瓶梅》时期(明“宋”暗“明”)的徐州也的确因了运河这一脉水流的滋润更见其繁华。使得明朝一跃而成为徐州作为大运河漕运枢纽的最辉煌时期。从气魄宏大的永乐皇帝在徐州建设了当朝四大转运仓之一的徐州广运仓(另外三仓所在地是德州、淮安和临清。)开始,徐州繁华便日胜一日。民船交粮,官兵接运,舟车鳞集,贸易兴旺。“一切布、帛、盐、铁之利,悉归外商”“百工技艺之徒,悉非土著。”(《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71 《徐州民俗考》)。《金瓶梅》作者候选人之一的李开先曾经于明嘉靖十三年被调往徐州监管广运仓。至万历年间,徐州商业臻于鼎盛:市井繁华,店肆林立,街巷交错。据记载,当时已经有“街十四,坊二十一。户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一,口三十四万五千七百六十六。”(《明史》卷40)。可惜的是因了天启四年(1624年)一场大水,使得这座千年古城沦为城下城、街下街、房下房的天下奇观。如今徐州地下已相继发现地下城墙、地下南门、瓮门、地下街、地下署衙、地下民居、地下道观、古药铺、古井古闸、古物、徐州卫碑文、广运仓碑等等,无声地见证着昔日的繁华。
其实,徐州一直都是《金瓶梅》研究的重镇。
早在清康熙年间,徐州就诞生过一位靠评点《金瓶梅》而声明雀起的评点大家——张竹坡。张乃石继金圣叹之后明清小说评点派的又一批评家。
古来才大难为用。张竹坡五试不第,人穷极著书,张则穷极评书。倾其毕生于对《金瓶梅》的点评,一如脂胭斋之于《红楼梦》。其对《金瓶梅》的最大贡献就是“非淫书说”、“泄愤说”、“市井文学”说等,然则天不假年,29岁即暴卒于永定河工地。
四、一湖一湾一能臣
谈徐州与运河,微山湖是绕不过去的。不仅仅是因为其故事传奇车载斗量,仍是因为其与运河的胶着关系。
微山湖其实并不是湖,而是古泗水的河道。由于一次次的黄河夺泗入淮的缘故,才造就了这一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
围绕着微山湖,该会有多少故事可以大说特说啊:泗水亭、三贤墓、铁道游击队……单就刘邦集团的崛起就是一部颇有历史意味和文学色彩的长篇,更不必说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这一代的铁道游击队。
在微山湖庞大的故事堆里,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功成身退的故事读来是让人唏嘘不已的。
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微山岛的一位捕鱼回来晚了的渔民,竟然划着船进入了灯火辉煌的一座古城里,城内亭台楼阁鳞次栉比,行人都身着古装。他下了船后被人带到一位峨冠博带谈吐古雅的官员面前。官员自称是城主,不过平时不住这里,只有六十年才会回城一次处理公务,这次好不容易回来,城主还请他游览了一下全城,并且大摆宴席招待了他。由于主人殷勤劝酒,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这个渔民醒来后发现天已大亮,自己正躺在小船里。等渔民爬起来一看水下面,还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当时停靠的码头,参观的宫殿,喝酒的酒楼。这才知道当天晚上是在古留城和张良吃了饭,于是“留城六十年一现”的传说就成为微山湖上所有打渔人都憧憬的梦想。
根据《括地志》所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凭张良之才,他可能早有预见留城将来会没于洪水,于是,专门在留城东十里的微山岛上给自己选了一块墓地。结果所有和留城有关的东西到现在就只有微山岛上的张良墓了。但是当地还有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讲张良长期学道,已经到了飞升成仙的境界,但身为朝廷重臣,不愿意造成社会恐慌。只好捏造自己死了。为了防止朝廷挖墓掘尸看看到底死了没,他干脆叫手下到全国各地制造自己的假墓,等造好后突然宣布自己死了。朝廷自然不相信就准备派人挖墓证实,结果全国到处都是张良墓,朝廷只好作罢。这就是“一夜三千张良墓”的由来。
萧何下狱了,韩信灭族了,眼看着一个个战功赫赫的老将纷纷落马,张良怕了。
“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也。”知足了,看穿了,看透了,还等什么呢?该离开了。“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对一个游走于仙界和人间的隐士来说,政权的更迭不过是智者把玩的棋局而已。天上仙人一步棋,世间生灵万骨枯。当黄石公和赤松子为了棋局的某些规则争执不下的时候,观棋已久的张良突然微笑着在棋盘上写下了四个字:楚河汉界。
这是徐州运河的上游,那么下游呢?下游当然还有一个更加无法绕过的名字,那就是苏北仅存的一座千年古镇——窑湾。不仅仅是因为其是运河在徐州的最后一站,实在是因为从其绰约的丰姿中依稀还能读到当年运河漕运繁华的盛况。
窑湾地处京杭大运河注入骆马湖之入湖口,位于宿迁、新沂、 邳州交界处,素有“鸡鸣三县”之称。 窑湾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明、清漕运时期一度鼎盛,京杭运河傍镇而过,开阔的骆马湖则绕镇三面。镇上的800多户人家,竟然保存了800多间明清建筑。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这里依旧是繁华的中转码头和商贾云集之地。正因有如此绝佳的地理位置,便担得起“四季时菜迎宾客,苏北水乡胜江南”之美誉,“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也绝不是夸张。来往船只南达苏杭,北抵京津。那时的窑湾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全国有18个省在此地设有商会,开店经营。有10个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在此地建商号和教堂,经商传教。至今仍有山西、江西、福建等地商帮宏大轩昂的会馆建筑,更有众多白墙黑瓦、檐角飞挑、兽脊斗拱、鳞次栉比的富商宅院。如今,虽历经沧桑,仍掩盖不住曾经的闺秀气派。
窑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据当地百姓说,窑湾早年是一块荒地,周围零星分布着几座砖窑,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每每有拉纤的船家经过此处,总爱到砖窑旁停步歇脚。时间长久,船每到此处便问:“湾(停靠)在哪儿?”答曰:“窑上湾”,故得名窑湾。
窑湾还有一大特色——“夜猫子集”。因为船家傍晚靠岸,凌晨启程,因此这起停之间,集市就形成了。“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鸡鸣伴随着脚步,脚步踩落三星。灯火辉映处,一声吆喝把夜集叫醒。人越来越多,买卖声音越来越大……当东方泛起鱼肚白,古镇如同海水退潮,赶集人散尽,一切又恢复了宁静。窑湾人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夜生活的习惯,而不似相邻的村落,日出而起,日落而息。
通过窑湾,大运河终于汇入了骆马湖。至此,徐州运河走完了它的210公里的全部里程。
古城徐州的历史构成了中国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该如何运用好这笔历史遗产,将是徐州人民共同关心的一项重大课题。有消息称:徐州古运河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今年将全线启动,总投资达到11.5亿元。单徐州市郊大运河风光带规划面积为3万亩,主要建设大运河博物馆、乾隆行宫、水上度假村、清明上河园、水上运动区及游船码头等,工程总投资为2.6亿元,项目以大运河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基础,挖掘徐州的文化内涵,增强景区的可游性、文化性,努力打造成沿岸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大运河风光带。
但愿,在开发的同时不要忘了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