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师恩 |
|
发表日期:2005年2月18日 出处:http://yccph3231.2000y.net 本页面已被访问 次 |
难忘恩师 卫尚科 又一个教师节过去了,然而节过情犹在。此时,为师十余年的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养儿方知父母心,当家才知柴米价”,当了教师后才知道这个职业的神圣和艰辛,于是便记起我的一个个老师来了。 我的第一个老师是我的本家,他大约只给我教过一年书,便去世了。记得那是一个阴沉沉、刮着黄风的下午,大人们说:卫老师殁了。我一听,心里一沉,老师怎么就去了呢?几天前,在放寒假的时候,不是还坐在炕上抽考我们生字吗?我依稀记得他当时的脸色就很难看,吃力地将一个生字读三遍,让我写,写不出的画“o”。我的考卷没有发,他便离开了人世。在我的记忆中,卫老师非常厉害,脸上几乎没挂上过笑容,学生课文背不过,就拿柳条打。庆幸我没有挨过他的柳条。但有一次,他正在讲课,我打了个盹,只觉头上中了一“弹”,惊醒过来,才发觉是老师用手中的粉笔头打的,瞌睡虫被赶跑了,我红着脸打起精神听他继续讲课。因为有了这一次,在以后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再没有中过第二“弹”。 第二年,学校调来了邻村的赵景云老师,这位女老师比卫老师和蔼得多,像一位慈善的母亲。当时,我们村校只有五个学生,一孔土窑,既是教室,也是老师的办公室和卧室。窑后掌放了几张课桌,侧墙上挂了块黑板,这便就是我们的教室。靠前是老师做饭的锅灶,再前面就是一盘土炕,也便是老师的卧床。每天,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老师嫌后窑掌光线不好,就让我们坐在前炕上朗读,冬天,赵老师烧火给我们驱寒,夏天开窗给我们借光。我们总是先读一遍对面墙上贴着的《毛主席给延安人民的复电》,然后,开始读课文,赵老师在书声中做早饭。待窑掌渐渐亮了以后,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算数、语文。如果天阴,我们就坐在前炕上听老师讲课。赵老师是老三届毕业的高中生,学识较高,有空就给我们讲天文、地理、历史,在课本奇缺的年代,赵老师给我们补教了许多课外知识。赵老师出身贫寒,生活简朴,命运也很不好,当时,作为公办老师的丈夫正在服刑,她靠村上给的微薄报酬,养活着年迈的公婆和一对比我们还小的儿女。她常带我们上山砍柴,帮队上干农活,干起活来,她非常买力。她给我们讲“铁杵磨针”的故事,鼓励我们刻苦学习、立志成材;她给我们讲“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道理,教育我们堂堂正正做人。 在小学,还有一位印象最深的老师——杨学良老师。杨老师家住安河镇,见多识广,是全乡最优秀的民办老师。他除了课讲得好以外,最大的特点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课间和我们一块打球、作游戏;节假日领我们给学校种地、挖药材;麦收季节,带我们拾麦穗,搞勤工俭学。他用换回的钱改善我们落后的办学条件,给我们买背心、买学习用品,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一切,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我曾多次得到嘉奖,给我鼓励很大。杨老师善于因材施教,坚持个别辅导,分层次布置作业。那时我的学习很轻松,他就教我当小老师,给低年级同学教课文、抽生字、改作业;他专门给我收集编写了历史、时政知识材料,让我熟记和背诵。这些“偏食”,使我受益终生。 上中学后,我最敬佩的是张其昌老师。高中时,张老师给我们教语文课,兼班主任。张老师课讲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我们人人爱听。他的文章写得又快又好,每次布置作文前,他先读他写的下水作文,启发我们如何构思、如何落笔。张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备课、改作业常常到深夜,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作文课,即使熬个通宵也要认真的把作文批改完。在那拨乱反正的年代,我们的课本一时发不到手,张老师常常晚上将找到的范文刻印出来,第二天发给我们读,给我们分析讲解。为了鼓励我们练写毛笔字,他给我们编写大仿。张老师很注重身教,学生出操,他跟着跑;打扫卫生,他先扫起来;上山劳动,他拿着工具带头干。张老师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教育。记得1977年春天,班上学习风气不浓,有个星期天的早上,张老师听到有几个同学朗读课文,他欣然命笔写成诗歌《太阳的惊叹》,拿到课堂上朗诵,同学们争相传抄背诵,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老师是天空中的明星,老师是路基上的石子,老师平凡而又伟大,老师的形象永远铭刻在学生的心中。师恩难忘,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老师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