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 教师幸福的“加减乘除”
 双击自动滚屏 
教师幸福的“加减乘除”

发表日期:2009年6月8日  出处:http://jzzcjy.2000y.net 网络  本页面已被访问

教师幸福的“加减乘除”

 

有一个作家曾经说过: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将运算。所以,人生是离不开加减乘除的。一个人生活的是否快乐、幸福,关键取决于其算数水平的高低。

幸福,无疑是一种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就是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有些教师体会不到教书育人的快乐,不懂得什么该拥有,什么该舍弃;不知道哪些该享受,哪些该创造,分不清什么该加、什么该减、哪些要乘,哪些要除,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和生活的本身,造成人生的错乱。我坚信只有那些善于运用人生加减乘除法则的教师才能牢牢地抓住教育的幸福。

加法: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有些教师,该评的职称都评上了,该获得的教育教学奖励也有了,当领导也没什么希望了,认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将从此平淡而过,而且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要搞科研,认为那是年轻老师的事情,老教师没什么作为了。

积极的教师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教师则在每个机会来临时都看到某种忧患。在忧患当中,部分教师会丧失奋斗的志向和勇气,自甘平庸地日子,这样的教师是无法体会到教师的幸福的。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应该学会做加法,把每一次忧患都看成一个机会,面对学生的错误,那可能是一次宝贵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新的课程改革,也许就是促使你深钻教材,潜心育人,逐步走向名师的动力。在寻找教育幸福的路上应该没有颓废,加法人生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

减法:一片叶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以前有些教师曾经这样说:当老师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累,拿的比民工还少,我深有体会。当教师真的不容易,从早晨到晚上,一整天呆在学校不是签到、备课、上课、改作业,就是听课、开会、搞活动,偶尔星期六、星期天都过不好,时间太紧,真累死了。

教育是唤醒灵魂、人格塑造的事业,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抱怨者,哪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呢?就教师个体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占据了核心部分,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整个人生的幸福又在何处?做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必须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舍弃,“一片叶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为人师者,要学会人生的减法,减去疲惫、减轻烦恼、减去沉重,因为你会发现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假如我们的精神始终旋转于生活的繁杂与喧闹之中,始终忙碌于生活的蝇头小利,那就只能为生活的劳作而疲于奔命,离教育的幸福也越来越远了。

乘法: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李镇西在教育界应该算是大腕级的人物,可不管是给什么人讲座或作报告他总是站着讲,那么一站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教师职业的良好习惯。同时,李镇西工作和读书也都很勤奋,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两本书认真地看,哪怕是在火车飞机上也要看。他40多岁在苏州大学读博士,每天都拿着词典,勾勾画画地记外语单词,他不仅勤于读书,还喜欢思考,喜欢写作。他每天都把和学生在一起生活的点滴故事记录下来,并上升为教育经验和理论,近几年,他连续出版了12本教育专著,勤奋的精神和丰硕的成果令人敬仰。

不读书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教师要勤奋地读书,但勤奋地读书不是教师勤奋的全部,真正勤奋的老师是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当作他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勤奋表现为吃苦耐劳,起早睡晚,任劳任怨。而新世纪的教师更多的是把力气用在上课之前,钻研教材,吃透学生,寻找规律,预见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用自己的勤奋为学生的学习铺设道路,让学生学得轻松。同时课后要善于总结,要勤于写作,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这是时代的需要。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要学会做人生的乘法,把努力和勤奋乘以若干倍,并贯穿于整个教育生活的始终。

除法:把每一个小步都看成目标

前些年,经常有领导和教师听我的课,优质课、公开课、汇报课都要听。不过一般听课之前都会提前通知,而精心准备的一节课往往也不会出什么纰漏,但学校有个老教师却偏偏喜欢推门听课,有时候弄得人胆战心惊的,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他说的一句话却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把公开课、优质课比做大餐的话,那么平时的课就是一日三餐,决定身体健康与否的还是一日三餐,上好平常的每一节课应该是教师每天的目标。

上好平常的每一节课应该是教师每天的目标,这让我想起海尔集团董事长有句名言:把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教育教学工作中无小事,学生无小事。如果把教师一生幸福的总目标看作被除数,而把每一个小目标、细节看作是除数的话,总目标的绩效越大,小步骤总会被分解得越来越小。幸福的教师应该把每一次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与学生家长沟通等方面都看成一个个目标。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做,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而是去感悟教育生活中的每一件琐碎、细小的事务,并把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那就能将我们的教育做到极致,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