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
9月16日9时多,正值上课时间,我们来到了离县城十多公里的一个山村教学点--新都六小学,开学已经是第三周了,走进校园却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没有一丝开学的气氛,四间教室尘埃堆积,操场杂草丛生,经过询问,才知道学校的学生已不在这上课了。
学生为什么不在学校上课?我们找到了新都六小学的负责人张茂坤老师,这时张老师正在家里给学生上作文课,黑板上正写着今天的命题作文《我们的校园》,张老师看到我们的到来,急忙出来迎接。问到为何要在家里给学生上课,张老师显得无耐的说:“这也是没有办法啊!学校上个学期末在一场大雨过后,教室右边的一个山坡旁的泥土出现了塌方,直接威胁到校舍的安全,为此教室被上级鉴定为危房了,我们只好搬出教室到别处上课。”
“新学期来了,危房仍然还没得已修善,我们只好在家里给学生上课。”张老师说:“上个学期中心校的领导也动员我们把学生转到离村6公里外的村完小去上课,但由于学生年纪小,要到村完小上课孩子要走60至70分钟的路程,孩子很辛苦,遇到大雨天孩子上学既困难又危险,所以家长不同意学校合并到村完小。
据了解,新都六小学有四个班级(包括1个学前班),共20名学生,3个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只好把学生领回家里上课。老师的家成了孩子们的教室了。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到了另外两个老师的家看望正在上课的学生。在郭老师家,只看到3个学生围在一张吃饭桌上,老师就在饭桌边给学生上课,旁边是老师的厨房用具,学生就在锅碗瓢盆的环境中完成每天的课程。在小张老师的家,只看到几张桌子摆在一间装有稻谷和床铺的杂屋,学生就在杂物房囤出空地上课,一块不到一米见方的黑板摆在了谷推的旁边,昏暗的光线很难让人觉得这就是学生上课的教室。
校园那边的教室里虽然听不到书声,但这几间不算整洁的临时“教室”却书声朗朗,教师们在默默传授着知识,学生们仍然刻苦用功的在学习。那边的张老师的“教室”学生正在写作文《我们的校园》,也不知张老师的学生如何去描绘他们的校园美好的景象。
我们走出这个山村,回望着分布在几个山头的“教室”,仿佛听到了寂静的山村传来了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传来了孩子们的呼唤……
往日喧嚣的校园今天显得格外寂静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
教室?卧室?谷仓?这样的学习环境是城里的孩子不多见的
张老师在上作文课《我们的校园》
孩子们想像中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呢?
这样的课堂显得有点无奈
昏暗的“教室”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一张吃饭桌
一个老师和三个孩子
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就是我们的“教室”
孩子打开课本写作业啦!
老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呢!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到宽敞的操场上做游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