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土人情 >> 千古第一村之流坑
 双击自动滚屏 
千古第一村之流坑

发表日期:2005年2月24日  出处:http://jxlean.2000y.net  本页面已被访问

  人文地理    
           
 
文化旅游

 

 


年 耕





 







 

 

 

 

 

 

 

 

 
   
三十年前,象流坑这样的有文化积淀的、古朴的、纯粹的自然村落在中国可能会找到很多。  

  十年前,能见到流坑这样一个村庄,已经是重大发现。

  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发生了(或者正在发 生 )巨变。流坑不可能例外。

  你将要翻开的,就是正在经历巨变的、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后一个活标本的世 纪末肖像。若干年后,这一切又会是另 一番景象。

  今天尽管中国的绝大多数村庄都已经变得(或者说发展得)跟流坑这样的村庄不一样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非常城镇化,甚至城市化、现代化,没有了农耕,没有了田地,村民的吃、喝、拉、撒、睡已经完全和城市居民一样。但是我们一想到村庄,脑子里依然是山地、田野、荷塘、炊烟,有打鸣的公鸡,对生人始终保持警惕的狗,还有牛,有猪,有光屁股小孩在河里洗澡。我们的村庄概念是很顽固的,是渗透在血液里,渗透在骨髓里的。传统的、自然的、尤其是古朴的乡村,慢慢地、悄悄地,先是在我们四周消失,然后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最后,将可能在我们的版图上消失。倘若,能有一个偶然的机会,面对一个在某个地方活了一千多年的村庄,那是我们的运气。

   流坑,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庄。  
  
  流坑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942年),全村绝大多数人姓董,尊汉代大儒董仲舒为始祖,董合为流坑董氏的一世开基祖。北宋初年,董氏第三代孙董文广兴教办学,倡导科举仕宦之路,因而在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流坑仕宦鼎盛,人才辈出。宋仁宗甲戌年(1034),董文广的侄子董洙、董汀,侄孙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一门五人同时考中进士,族人为此在村中建"五桂坊"以显殊荣;两宋300年,董氏一族共出了26名进士;宋、元、明三朝,流坑人中进士者33人,其中文、武状元各一人;官职上至宰相、司徒、司空、师保、尚书、侍郎,下至知府、知县、主簿、教谕的流坑人氏达200余人。 明清以降,流坑的科举仕宦日见式微,但流坑董氏的学术、文化、政治、工商活动却呈现旺热。明代董姓学人共有著述38种,有诸多贤达为流坑董氏撰文、赋词、赠诗、题匾,如王安石、梅圣俞、朱熹、文天祥、吴澄、罗洪先、聂豹、曾国藩、左宗棠等等,都为流坑留有墨迹。而明末清初乌江上游的竹木贸易空前繁荣且为流坑董氏所垄断,崛起的富商捐钱买官,营造豪宅,复兴宗祠,修撰谱牒,扩大族产,以其严密的宗法制度将流坑庞大的族群凝聚维系到二十世纪中叶,以致一村一姓延续千年,历尽沧桑几经战乱而不散。

     
 
 

千年古村落--流坑      




流坑: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典型



   抚州

 

 五百年耕读
 五百年农商
     --流坑
 流坑,位于江西省抚州地区乐安县西南部,北距县城三十八公里,西去所属牛田镇八公里。这里正处在乐安东南山区向西部中低丘陵的过渡带上,四面青山拱挹,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钟灵毓秀,资源丰富;而当中一块山间盆地,沃壤良畴,自成天地。乌江由东南方招携、金竹一带的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碧水澄沏,悠然一脉,至村边转绕而西,予流坑村抱水枕山之胜,灌溉舟筏之利。乌江下游即恩江上游的一个要点,也与吉泰平原和整个赣江流域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这一良好的地理环境特别是乌江之水,对流坑历史影响极大。传说唐末五代著名的堪舆家杨筠松来此相地时,留下箝语云:"只要水朝庚,依旧好流坑。"真可谓一语道出了这条河流对于流坑村至为重要的意义。
 山川形胜的流坑村,千余年来一直是以董姓为主聚族而居。如今,它已是一个共拥有八百余户四千余人的大村落,村中那栉次鳞比、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古旧风雅的匾额楹联,以及为数众多的谱牒和名宦硕彦的掌观者: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并曾有过昌盛往昔的古老村落。流坑,犹如一个集古代历史、建筑、艺术和民俗为一体的内涵丰富的古文化博物馆,正有等到世人去探究和观览。 

      

     
     


           

 

 

 

                   千古第一村

                                                                                        ——流  坑

    “千年古村今无恙,山环水抱蕴明珠。”

        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教授于1996年11月5日在乐安县流坑村考察后,对流坑村的赞誉。

    流坑村以其建筑古朴典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丰富而引起世人注目的。早在1985年4月,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古建专家吴光祖教授专程到乐安考察了流坑村。他认为流坑是江南古建的代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它的历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积淀深厚,在全国罕见。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鸾书先生,1990年初访流坑村,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以至留连忘返,后又组织专家小组多次出入流坑村,对流坑进行系统、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认为流坑是古代吉、抚二州文化的代表,是江西古文化的缩影是中国古代农村文化的典型,具有重要的保护、研究、观赏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流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知名度越来越高,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千年古村流坑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敞开胸怀,笑迎四海观光客。

    流坑村位于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离所属牛田镇6公里。从县城出发乘车前往流坑,舒适快捷。若时间充裕,可以步代车,从县城南行,沿旧时挑粮小道,经西边,经王沙,登风光秀丽的“云乡第一关”荷树岭,观古迹瞻云亭,瞻流坑始祖董合夫妇合葬墓,再攀耸入云端的雪华峰,顺着蜿蜒小道至乌江,尔后渡水而入流坑村,全程仅20公里。

    流坑村地处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这里钟灵毓秀,自成天地。清澈的乌江水,自村南经村东,绕村北向西北流去,汇恩江水注入赣江,使得流坑村形成山环水抱之势。乌江河对流坑村的历史影响极大,自古就有“若见水流庚,依旧好流坑”之说,其重要意义不难想见。

    流坑村现有居民820户,4600多人。总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3572亩,山林53400亩。

    踏着古村幽深的卵石小路,从略显古旧残破的旧址中,寻求一种思古的幽情,想见其昔日的昌盛辉煌,追溯着其千年来的风雨沧桑,你一定会为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惊叹不已。让我们走近流坑,了解流坑。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根据文物普查资历料显示,1982年9月在流坑村周边地域采集的印纹陶片,可推断远在商周时期就有先民于此栖息。现在的流坑村是以董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大村落,但董姓并不是这里最早的居民。董姓之前,自唐以来,先后有毕、艾、刘、何等姓迁此居住。关于毕、艾两姓迁入及迁出时间失考,而刘、何两姓在明至德宏治年间仍有人荣登科举榜。可是流坑村现存的古居大都为董氏所建,且经千年风雨,董姓仍凝聚不散,因此流坑村的历史可从董姓迁此开基时说起。

    关于董姓开基的年代,流坑董氏历代名贤所作的考证,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御史董时望撰写的《董氏衣冠袭庆图又跋》中说:“吾宗六百年于兹矣。”照此推算,董氏开基时间当在唐光启年间;而万历七年(1579),御史董裕在《居徙考》中说:“(始祖董合)徙流坑,世传二十有八,历年七百有奇。”依此推算,董合徙流坑开基,当在唐乾符年间。

    为了考证两位御史四、五百年前提及的董氏开基时间的准确性,在此不得不提及唐末历史名人罗隐。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浙江余杭人。晚唐著名文学家、诗人。民间称其为“糯米秀才”,其传奇故事在永丰、乐安流传甚广。同治《乐安县志》载:增田罗家潭有唐末诗人罗隐坟。鲁迅为其所著《馋书》“几乎全部是抗战和慷慨之谈。”唐天复年间,神州烽烟四起,祖国山河破碎,他浪迹于抚(州)、吉(安)一带,留下诗文有《抚州别阮兵曹》、《临川投穆中丞》等。他与望仙告老还乡的袁州太守曾国俊有累岁之交,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撰《菊坡记》赠曾国俊。流坑董氏族谱载《十六古迹 . 龙湖毓秀》中有罗隐箝话:“富贵流坑董”,足以说明唐末天复、天祐年间,流坑就有董姓于此居住。

    又据流坑谱牒文献记载,杨筠松、曾文仙两位堪舆家为董氏相地占穴。杨在唐僖宗时曾为国师,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881年黄巢破长安后,他漫游江南,以相地占穴名于世。杨、曾师徒到流坑,受到董家热情款待,且留居二年之久。他们为董合、董桢伉俪相得吉穴四口,并为流坑占视形胜,留下许多箝语,董氏族谱仍有记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董氏徙流坑开基的时间当在唐代末期。流坑村的千年历史也就由此而始,至宋代兴起,元代衰微,明清繁荣,晚清、民国之际败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遂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追溯流坑董氏的渊源,可谓源远流长。流坑董姓始祖司徒公董合是由宜黄扩源迁居流坑,而宜黄扩源董姓的开基祖为董清然,是由安徽迁来。董清然为唐德宗贞元间宰相董晋之孙,所以流坑董氏原是尊晋为其祖先。而董晋以功累进上柱国、封陇西郡公,因此流坑董氏先前称己为陇西郡董氏。后来,明刑部尚书董裕于万历年间,则把流坑董氏的祖先上溯至西汉哲学家、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广川(治今河北景县西南)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采纳。被加封为广川伯。所以后来流坑董氏又改称为广川郡。至今流坑董氏仍自称为广川董氏,足见其渊源之久远。

    谈及宋代流坑董氏兴盛之时,还应提到流坑板桥(今名桥西)曾氏。板桥曾也以文章科甲显盛于南宋。板桥曾氏是在北宋末金人逼宋时,由永丰松江徙居流坑板桥的,其开基祖为曾碧潭。从曾氏徙至板桥始,流坑的兴盛发达史就与板桥曾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据板桥曾氏族谱载,宋末以后,板桥曾氏相继迁往湖广监利县、邮县、江西永丰、崇仁、吉水及本县善和桥头、湖坪参陂和招携、界头等地。板桥曾氏大部迁出,至今桥西只剩下两户。

                              文风兴盛        英才辈出

    纵观流坑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五百年走的是亦耕亦读的道路,后五百年走的是亦耕亦读亦工亦商的道路。它的发展史,始终都围绕着一个“读”字,而这个“读”在它前五百年的发展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流坑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基础。

    董文广这个在流坑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以其独到的眼光,抓住北宋重文轻武,大开科举广取文士之机,倾家族之财大兴教育,创办学馆,广纳英才,启沃子侄。董文广为流坑董氏的第三代,为董桢之长子,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试取明法科,为流坑历史上第一位得中功名的人物,然而他却三调官不赴,东游金陵,观光了南国的名山大川,考察了秦淮河畔的巨富庄园,深知学而优则仕为江宁一带谋取功名的捷径。许多平民布衣一旦科考得中,就平步青云,陡然富贵。董文广回乡后,便倾其资财,创办书院,致力于对子弟的教育培养,鼓励他们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董文广折努力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其侄滋、湘、渊、淳兄弟四人同年举于乡;次年董淳进士及第,为流坑董氏中进士科者第一人,并累官至太子太保、宫保尚书,显赫一时。宋仁宗景佑甲戌(1043),洙、汀、仪、师德、师道等父子叔侄五人同登进士第,五子联科,时号“五桂”,士林一时传为佳话,流坑董氏为纪念此盛事,建有“五桂坊”一座。南宋文天祥在其《谢恩表》一文中赞道:“花耀贴金,一门而五董。”是科之后,董氏解试四举、五举时有发生,且在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及八年(1048)仍有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事,且登进士们者亦代不乏人。后来继登宋进士榜的有祯、参、倚、及、唐臣、偕、国镇、乾粹、敦逸、与乾、正、陟、观、绘、强立、良史、德元、克正、云从、同、恢、思、定得等二十余人。元吴文正公在为董氏族谱序中云:“自祥符八年乙卯(1015)至咸淳七年辛末(1271),擢抚之大之族而论,仕宦之众,莫之与伦”。流坑董氏家族在宋代,遂成为科甲联中,仕宦从盛而雄于江右的巨家大族。古人云:“江以右称文献世家,必以乐安董氏为最。”

        在流坑,科名最高,仁宦最尊的是董德元。晚年得志的董德元于宋绍兴十八年(1147)其五十三岁时,廷试第一,以有官故,被点为恩科状元。以后春风得意,任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代天子祀南郊、封庐陵开国子。因德元故,始祖董合追封为大司徒,二世祖董桢为大司空,其曾祖父董倚加赠奉仪郎、骑都尉、太保,祖父董蒙休为太子太傅,父董奖为少师。真是光宗耀祖,风光之极。

    流坑板桥曾氏在宋代也是声名远播,为流坑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板桥曾氏于北宋末年迁自永丰松江,而松江曾氏在那时,就早以文章科甲著称,而被列为吉丰四大世家之一。板桥曾氏迁此后,诗书礼义之风盛行不衰。板桥曾氏第二世理学名贤曾丰与其弟曾早于宋乾道五年(1169)同中进士,兄弟联科,名动一时。曾丰后历官至湖广湖南参帅、朝散大夫,当高孝朝时,献《两朝内禅颂》,恩赐紫绶多鱼袋,并有《缘督集》行于世。淳熙年间,曾丰四子,璞、介、琬、琰,科甲蝉联,辉映山川。第六世曾重光,以进士第累官至兵部侍郎,与文天祥起兵抗元,精忠报国,浩气长存。板桥曾氏与流坑董氏相映争辉,大放异彩。

    宋代为流坑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虽在元代有些衷微,但至明代大有复兴之势,董氏子孙,时望、裕、辰、正、石、朴等先后登科。宋明两代为流坑的鼎盛时期,在宋明两代中进士科者四十余人,其中文武状元各一人;其官职上至宰相、司徒、司空、师保、尚书、侍郎,下至知府、知县、主薄、教谕竟达三百余人。其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非其他地方可比。

    流坑董氏家族的兴起,其族谱中记载,是归功于堪舆家杨筠松(世称杨救贫)、曾文仙师徒的相地占穴。他们在流坑留居二年之久,为董合、董桢伉俪相得吉穴四口,并为流坑占视形胜,且留下许多箝语。如:“做官都是读书郎”,“赐绯赐紫一百人,三百绿袍玄息着”,“日月峡相随,文武状元归”,“代代富贵家有官,子息不穷寒”等等。此后不久董氏果然兰桂齐芳,簪缨相望。董氏一族为感其恩,供奉杨、曾二位入祀董氏大宗祠之报功堂,历受香火祭拜。而在今日看来,无论是流坑董氏的勃兴还是板桥曾氏的兴旺,都是与他们宗族文风兴盛、重视教育、大兴学馆、推崇儒学分不开的。兴学设教为宋明流坑兴盛的根本所在。流坑的书院,大都是四位一体,集讲学、祭祀、敬贤、藏书于一体。自北宋董文广创办书院之后,桂林、西山、子男、心斋等书院相继成立。其中西山书院,为南宋理学名贤曾丰创办,南宋名臣、学者真德秀于此就读十三载。西山书院由此而名闻遐迩,八方弟子,皆慕名求学于此。到元代中期,文人学士往观西山书院者,“车辙马迹不绝于其里”,可见其知名度。明代中、后期,流坑更是文风斐然,书院、书屋、精舍比比皆是,较著名的有心斋、雪峰和蓉山三大书院。至清道光时,全村有桂林、子男、心斋、樽斋、环山、雪峰、蓉山等书院、书屋、精舍共二十八处。流坑文风兴盛之状,由此可见一斑。另外,流坑董氏大宗祠设有文馆,各房的大小宗祠亦往往有族塾,延师课教本族子弟科举制艺及词章之学。各学塾都有宗族资学助之用的学田、祭田,其总数在千亩以上。董姓子弟进学科考,各级祠堂有不等的盘费资助。村北之玉皇阁、村南的三官殿魁星阁是专为秀才、文士聚会之所,供定期论学为文,诗词唱和。村中还建有各种纪念性建筑,如状元楼、五桂坊、文武魁元坊等。等等这些,都使流坑子弟从小就沉浸于一种浓烈的文化氛围之中,也为流坑的兴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有序        古朴典雅

    一踏入流坑村,那纵横交错却井然有序的街道,那些古色古香、造型各异的建筑,就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古文化艺术的殿堂中。村中各式的建筑,鳞次栉比,雕梁画栋,斗拱层叠,飞檐腾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明崇祯九年(1636)12月22日,大旅行家徐霞客慕名游览了流坑村。他在《江右游记》中对流坑村景的描述是“其处交错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

        据统计,流坑村现有明代建筑十九处(含遗址),清代建筑二百五十余栋。这些建筑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群,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全国的自然村中,首屈一指。

    我们今天所见到流坑村的总体布局,是由明代中后期的董燧规划整治的。其仿照城邑的里坊设计,一条不规则的龙湖、将全村分成东西两大部分,并以东部为主。东部房屋由南向北,依次排开,七条横巷,贯道东西,一条纵巷,穿行南北。各大巷还有着若干与其垂直、交叉相通的小巷,宛若蛛网,以利连通。各巷道均以卵石铺地,巷宽2至3.2米,并有0.3至0.4米排水沟,沟面多以麻石条覆盖,其水汇入龙湖,注入乌江。七条横巷的东端,均建有高数丈、砖木结构的碉楼,以作瞭望敌情、水情、火情之用;每巷之西,设有凉亭,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龙湖之西,地势呈斜坡状,沿龙湖建有一条南北向街巷,名叫朝朝街,为流坑村的集市、贸易之地。街旁货店、米铺、药房等,应有尽有。街之北端为棋盘街,南北两侧相对而立着五桂坊和锦衣坊,西侧高处则矗立着名闻遐迩的状元楼。

    流坑的住宅建筑,为典型的中国近古江南民居模式,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高峻的马头墙,仰天昂地,兼防风防火之用。墙屋内均为杉木结构,多为三进两层,上层藏物,下层住人。屋中央为厅堂,左右为卧室。厅堂前的照壁,镶嵌精工绘制着人物、鸟兽、花草的彩色砖雕。房屋的门楣、屋檐多有彩绘傩像雕刻;屋内墙壁、窗棂、柱础、楞头、雀替、档板、梁棚等均刻有龙头、神鹿、凤凰、人物故事、花卉等图案,精雕细琢,独具匠心,其艺术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流坑的建筑至少有三分之一,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其中保存完好的匾额400余幅,楹联100余幅。这些匾联皆有来历,且往往出自名家之手。宋朝朱熹,明朝杨士奇、金幼孜、罗洪先、曾同亨,清代董士标、刘绎等人的匾联,至今保存完好,其中不乏艺术珍品,如朱熹为董德元题定的“状元楼”匾和“南宫策士文章贵,北阙传胪姓字先”对联;明代大学士、三朝宰辅杨士奇为董琰题写的“少司成第”匾额及“数封天子诏,当代帝王师”楹联;明代状元、理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先为董燧题写的“高明广大”坊额及“文章辉列宿,冠冕重南洲”对联;明代吏部尚书曾同亨送给董燧的“理学名家”题匾等。

    流坑的各式建筑及建筑物上的雕刻、绘画、书法,遍布全村,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民俗淳朴        风貌依旧

    流坑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并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流坑的灯彩,为江南民间常见的节庆活动之一,它不仅规模盛大、热闹非凡,且有浓郁的文化气氛。

    流坑灯彩活动是由各房自行组织,并落实到各庙。各房庙出灯时间亦有规定:桥西房的三义庙正月初八出灯;文晃公房的太子庙正月十二日出灯;文肇公房的仰山庙,从正月十一日出灯,并要连续出灯三夜。出灯和游神是同一天开始,白天游神,晚上出灯。仰山庙人多势众,游神也就声势浩大。值仰山庙游神时,庙里20多尊菩萨一并抬出,且全副銮驾。旌旗招展,管弦弹奏,锣鼓喧天,神铳鞭炮齐鸣,震耳欲聋。神像出行,必游遍全村八条大巷,前后七八个小时。届时,观者如潮,连周围村庄的人也赶来看热闹。至元宵夜,出灯达到高潮,由轮值房管理当夜的活动。轮值房一般在头年腊月,就要扎好“八纱宫灯”、“龙头灯”、“狮子灯”、“凤灯”、“吊丝灯”、“小桃红”以及马、猴、兔、鱼等动物灯。游灯结束后,其中的龙灯都要送到村边僻静处焚烧,一年一度的灯彩活动也就落下帷幕。

    流坑傩舞,当地人称之为“玩喜”。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十四日,多在本族添丁、中试、娶媳、招郎等喜庆人家作庆贺演出。表演节目丰富,流传下来的有“钟馗扫台”、“天官赐福”、“七仙送子”、“魁星点斗”、“唐僧取经”等30多个节目。演出时,音调悠扬,委婉动听,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关于流坑傩舞的起源,据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著名舞蹈家盛捷推断:“一是宋以前,从陇西郡分此,由甘肃传人,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一是宋时由董敦逸从宫廷带回的。”

        流坑董氏自称是唐代宰相、封陇西郡公董晋的后裔,为甘肃陇西郡人。陇西傩舞,代代相传,后带至流坑大有可能。董敦逸在北宋朝廷供职多年,耳濡目染宫廷的傩舞表演,他返乡时将它带回,可能性亦极大。傩舞由来已久,周王室即有舞傩形式,汉代宫廷傩规模空前盛大,都为驱疫逐鬼的一种祭祀形式。至北宋,宫廷傩逐向娱乐化、专业化和戏剧化方向发展。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幅,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且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肃画色衣,金枪龙旗。”从中可看出北宋的傩面具的精致美观、数量之多以及傩舞的专业化、戏剧化倾向。

    流坑傩祭的形式,与北宋宫廷傩祭活动的形式是一脉相承的。流坑现存的傩祭活动中,有一种名叫“行净”的形式,在很大程度是保留了北宋傩祭的风格特点。它的扮相及动作表演,各种器械的响声烘托的气氛等与北宋宫廷傩祭是一致的,且逐鬼驱疫的手法都以驱、撵、捉为主,如出一辙。

    由此可见,流坑傩舞由董敦逸从宫廷带回的说法较为可信。流坑傩祭本身的意义,就在于与北宋宫廷傩祭的联结,是研究北宋宫廷傩的参照标本。

 

    总之,流坑村所具有的古典风貌、建筑气势、文化积淀、历史遗存,无不显示着它是一个集古代历史、建筑、艺术和民俗为一体的风涵丰富的古文化博物馆。1997年秋,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考察流坑后,欣然挥毫题书:“千古第一村”。1998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与江西代表座谈时,对千年古村流坑备加赞赏。随着流坑古文化的发掘与开发,它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流坑正在走向世界。流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