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内幕 >> 【时报评论】永恒的垂缅
 双击自动滚屏 
【时报评论】永恒的垂缅

发表日期:2005年10月21日  出处:http://笑南.2000y.net 原创  作者:静川  本页面已被访问

滚动鼠标滚轮键可调节大小 
   【时报评论】永恒的垂缅 
  
      ——回望百年文学长河中的巴金老人

    猝闻巴金前辈辞世的消息,眼帘里蕴涵一种温热的东西悄悄涌出……
    几天以来,我一直在整理巴金老人的资料,回首近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将巴金老人以文学大师的桂冠来定位——我觉得理所当然!我读过巴金的全部作品、漫长的创作道路、创作思想,若将巴金老人置于中国近百年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大背景上去评析,他是一位在世纪文学活动中,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杰出的贡献和影响!
    巴金老人在近百年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巴金老人是中国划时代的“五四”文化运动的产儿,他的创作活动应该从他1921年发表第一篇文章算起,有八十余年的漫长创作历程,他的原创和译作有一千万字左右,涉及的文学样式有诗、散文、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他早年热衷于多种激进的青年活动,留法回国后的一段较长时期内,译介和编写旨在宣传自己信仰的“安那其”思想的书籍,并以空前的激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主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关注和投入革命的学生运动和全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九四九年以后,在热情讴歌新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当时主流体制发动的几次政治运动;在十年浩劫之后,又曾焕发了创作的青春,因而在八、九十年代,先后获得了意大利国际但丁奖、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等国家或文化学术团体授予的荣誉称号。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然而,在巴金漫长的一生中,又先后遭到极左思潮的冲击,以及国家体制多次严酷的批判和批斗,夫人萧珊惨遭迫害,因病致死,家人受难,他本人身心亦遭伤害。综观巴金的一生及其创作,毁和誉、荣与辱、褒和贬贯串了老作家的一生。但巴金终以他几部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以及“讲真话”的人格、“永远燃烧的心”的矢志精神而受世人敬仰。--凡熟悉中国近百年历史和文学史者都应知道,以上对巴金简要的概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长河中,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用文学扫除心灵垃圾“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巴金对文学的见解。巴金从1928年开始写作,八十年的创作生涯,一共写了20多部中长篇小说7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还有30多种外国文学译作。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以《家》为代表的中长篇小说。巴金多次说明他不是为当作家而提笔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他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他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们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感情。”《家》、《春》、《秋》、《雾》、《雨》、《电》、《憩园》、《寒夜》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文学理念。巴金已以自己千万言的著、译,八十余年的社会活动,以及近百年的命运、人格和理想追求,为自己树起了一座丰碑。正如五十年代初一位法国学者所说,“巴金的作品,是中国文艺复兴和社会革命的动人的传述,它好象我们古代的陶醉人的歌曲,永远要留在我们人间!它是我们新中国的读物,等到这个时代过去后,虽然那时或者也许有比他更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现,可是他的作品如同珍贵的文献一样,永远要被后人保存着。”
    巴金老人还是位杰出的翻译家,用异国的语言拥抱整个世界。他懂得英文、法文、俄文、日文、德文等多种语言,还有世界语。从1922年根据英译本翻译俄国人迦尔洵的小说《信号》开始,翻译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作。他的译文全集足足有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中尤以俄国作品居多。翻译家高莽先生说:“巴金老人绝对是大翻译家。他曾说翻译一是为了生活,二是为了学习,他总说自己是‘试译’。他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思想形成的过程,他翻译的作品和他的思想都是吻合的。巴金老人的语言很美,他对翻译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准确,也要用文学来表达情感,表现原著的韵味,不能完全死抠字句。”学者李辉认为:“巴金的翻译是世界性的,在翻译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等人著作的同时,他也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还有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诗,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等等,这凸现出巴金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表现出他在文化创造上的丰富性。”巴金是深怀意味的文学与政治符号,使饱受屈辱、艰卓生存的当代文人群体不至于在历史的天平上失去重量,作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活标本,百岁巴金经历过青年时的反叛和探索,中年时代的屈辱和妥协、老年时代的自责和反思,最后走入生命收尾阶段的安详和平静。巴金老人是个多面手,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巴金老人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在1978年12月开始动笔,历时八年完成了150篇。合订结集的《随想录》出版后,在思想界和读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誉为是一部“讲真话的书”,巴金老人也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用真话敲打麻木不仁!《巴金全传》的作者陈丹晨说:“巴金老人一生追求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做人要正义、互助自我牺牲。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这些烙印。”以传记文学作家李辉的理解,是因为有了《随想录》,巴金老人才完成了他的人生追求,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格才最后以这种方式得以定型,并且与他早年希望成为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而做出的那些未能实现的努力,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一个完美的连接。“巴金老人不是完人,也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伟大就在于真诚。”《灭亡》是巴金老人的处女作。1929年的《小说月报》连载的一部长篇小说,到了年底总结的时候,编辑对本年度发表的这两部长篇予以这样的评价:“这两部长著在今年的文坛上很引起读者的注意,也极博得批评者的好感。他们将来当更有受到热烈的评赞的机会的,我们想。”事实证明,编辑的预言并没有错,这两部长篇及它们的作者就是:老舍的《二马》与巴金的《灭亡》。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巴金在福建晋江的一些朋友为原型写作,晋江是当时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一个大本营,这几部小说的主角就是这样一群信奉无政府主义的知识青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辉的形象当然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却无疑是“多余人”觉新。对于这个人物,巴金有太多的情感。巴金的大哥尧枚在父母死后,独立支撑着整个家庭,他决定用“大哥”做线索来揭示一个大家庭的衰败。正当巴金写完《家》的第六章《做大哥的人》时,讣电来到,尧枚在精神重压下自杀了。在《秋》里,巴金给了觉新一个幸福的结局,对尧枚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最后的安慰吧。《随想录》 是1978-1986年间,巴金老人为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大公园》开辟专栏,写了150篇“随想”短文,总称为《随想录》。其中有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如《“文革”博物馆》),对失去亲友的怀念(如《怀念胡风》)。巴金的解剖刀不仅伸向社会,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加诸自身。他以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的身份,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展开对历史的深入反思。巴金老人说:“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绝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老人过世了,但他给我们后来者留下很多文学和精神财富!最后我以一首《怀念巴金》的诗歌结尾: 一匹老马走了/把驾驭八十年的文学留在我们的书架上/爱情三部曲落泪了/憩园和寒夜紧靠着家春秋/泪潸然而下/翻开多年的收获/有法国军团意大利的但丁国际/有日本福冈亚洲文化/也有中国人民的荣誉/一匹老马走了/《灭亡》的灰尘覆盖了黑暗的长夜/长路漫漫/百年的征程你是文学的思索/掸不尽身后的尘埃/不合理的痛恨在你的笔下划破社会的脸/一匹老马走了/苍老的微笑深含一种文化的底蕴/请原谅我无法送您一程/来生你还是作家/——我还读你

    时报记者:北村(静川51111054) 
   
   
2005年10月20日凌晨于吉林市



 双击自动滚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