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游 记 |
|
发表日期:2005年11月9日 出处:http://chunfeng917.2000y.net 原创 作者:绿野仙踪 本页面已被访问 次 |
2002年6月26-30日,我与单位20余人顺江而下,先后游览了南京市和上海市。有一点所见所闻,一吐为快如下:
一:安徽掠影
|
6月26日早上,我们由武穴市出发,经梅川镇上黄(石)黄(梅)高速公路,不多久时进入安徽宿松县境内,安徽的经济与我们相比都差不多,有的位置还不如我们,比如国道和高速公路,如合宁高速就不如我们的黄黄高速,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的环境保护得很好,安徽西部也属江南丘陵,没有高山,怀宁的农村有点像湖南,没有我们这样集居的特性,他们均好散居,一个小山旁边就是一户人家,在高速公路上看去,绿树掩映,农舍隐约。怀宁的农村比湖南更具绿意,房屋几乎是埋在一遍绿海之中,房前屋后尽是绿的海洋,是适宜人居住的最佳处。怀宁有一个路口可以到潜山、安庆。潜山有一个胜迹就是天柱山,天柱山听朋友说风景很美,山较高,徒步登上比浠水的三角山更具极致。车到怀宁,高速公路转为312国道,国道经舒城市、桐城市、最后经肥西县,上合宁高速直达南京。舒城属于山区,出怀宁后,上国道翻过山区达舒城,山路都是水泥路,属国家二级路,路两边摆满了茶叶,似乎这里是茶叶的王国。黄山茶、舒城茶…….什么厂家直销,一字排开,延绵几公里。有的位置也摆了一些竹制品,但规模与茶叶相比,不值一谈,路经桐城,桐城是清姚鼐的故乡(抑或是当官的地方),为什么称桐城,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理解估计是桐树多的缘故吧,但沿途上却没有看到桐树的踪影,反正桐城的名称已久远,几千年来一直延用,说不定与古时候有桐树倾城而发,洁白的桐花一夜之间开遍全城的景观有关,不过事隔多年,不想过多考究。桐城是才子辈出的地方,文化气氛应该是很浓的,姚鼐的文章清新自然,读后让人赏心悦目,姚本人也以桐城派自居,看来桐城的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只可惜是擦城而过,没有进入市区。桐城经济不十分发达,环境也一般,文化是否浓郁我却没有太在意。依我看,桐城应该大打文化品牌,形成文化特色,发展经济离不开特色,桐城历史上的文化底蕴开发出来,大打文化品牌,仅旅游这一块就会有不少的收入。—这是题外话,纯粹个人的感想,也许桐城的县委书记都考虑过,可能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可能时机还不成熟,反正桐城没有特色。经肥西县进合宁高速,合宁高速总体上看质量不佳,不知是修得早,经验不够?还是因资金、技术上的差距?反正,看到合宁速公路总看不上眼,其一是合宁高速基本平铺而上,与地面几乎平行,没有垒成高台,视野不宽,积水较多;其二是合宁高速的防护栏用几根钢丝,没有钢板,看起来别扭、简陋,有的位置封闭的防护网稀稀拉拉,残缺不全;其三路面质量粗糙,高低不平,有的路面正在维护,速度根本上跑不起来,从安徽到江苏,沿途都是平原,没有山,石头也不多,但农业也不见得怎么发达,没有我们江汉平原上一望无际的大农业特色,没有形成规模,有点乱,不知是没有规划好,还是因为其它客观原因。这么好的位置应该很富裕的,但从感观上来看,并没有富足的味儿,地势较为低洼、潮湿,有的位置芦苇丛生,有点像白居易诗中的盆浦口的味道,也许是有别于江汉平原的原因吧。江汉平原地下水位高,一般都是旱地,沟渠开挖得深,合宁高速的水沟很小不及我们常见的小沟渠。从合肥到南京一路长驱直入,无特色可言。平原地带,树不多。
| | | | |
|
|
| |
| |
| |
| |
|
|
|
|
|
|